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脏不同部位组织18KD转运蛋白(TSPO)表达水平。[方法]按自身配对法收取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癌变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ABC方法对TSPO染色,观察肝组织TSPO表达特点,并采用IPP6.0软件对免疫组化切片进行光密度分析,检测累积光密度值(IOD)对TSPO表达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TSPO在不同部位组织中均有表达,呈棕黄色,定位于胞浆和细胞核,间质细胞、肝细胞和癌细胞均可见TSPO表达,癌旁组织和癌变组织TSPO着色明显。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癌旁组织TSPO表达量最高,癌变组织次之,正常组织最少,3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PO在癌旁组织、癌变组织、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十分显著,提示TSPO可以作为药物治疗肝脏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清神经肽(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的血清NPY值;规范医生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辨证结果,分别选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中出现频次高的前5个证候并比较不同证候间的血清NPY值。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PY水平的分别为119.135 0、72.860 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PY水平在代偿期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肝郁脾虚组气滞血瘀组湿热蕴结组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在失代偿期五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PY水平与疾病的进展有关,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3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现愈加年轻化的趋势[1]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2],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及变性为主要病理基础,受遗传、环境、代谢三方面影响[3]的一种应激性肝脏损伤[4]疾病,临床上主要包含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疾病[5,6],非酒精性脂肪肝刚发病时患者主观上无特殊症状,主要通过肝功能检测,腹部彩超,腹部CT等检查来确诊,其具体发病机制暂时还未研究清楚,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是Day在1998年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7],该病迁延不愈会演变为非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4],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后期引起的代谢问题有关,该病好发于形体肥胖之人[9],而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也多是强调降脂和保肝降酶药物的应用,临床疗效并非令人满意。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上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感染血吸虫小鼠不同时期端脑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技术,于感染8、12、20周时检测小鼠端脑PB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8、12、20周各时期的感染组小鼠较同期正常组小鼠的端脑组织PBR表达量明显增加;感染组小鼠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脑组织PBR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感染8、12、20周脑组织PBR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不同时期正常组脑组织PBR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感染血吸虫小鼠在血吸虫肝纤维化过程中,端脑组织PBR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5.
罗俊华  陈盛铎 《中国药师》2007,10(12):1211-1212
目的:观察复方小柴胡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材料,运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试验第13周处死动物进行血清学及肝组织学检查,观察治疗前后TIMP-1变化;同时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复方小柴胡汤组大鼠血清TIMP-1、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P<0.01),而与正常组相近(P>0.05);复方小柴胡汤组与秋水仙碱组比较,TIMP-1、HA、LN、PCⅢ显著降低(P<0.05、P<0.01),HYP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复方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TIMP-1、HA、LN、PCⅢ的水平,从而有效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36.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重氮化反应法检测40例晚血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并与门脉高压的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以及脾/门静脉内径比值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晚血组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与门静脉高压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O参与晚血病理过程,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的多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38.
张赤志教授系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肝病临床及科研40余年,学术造诣颇丰.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非浅.张师认为治疗肝病当遵循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原则,将各种肝病多分为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湿热蕴结型进行治疗,疗效颇佳.现举病例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味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在低脂饮食和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五苓散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 (P <0.01),两组肝功能及体质量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苓散加味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肝脏胶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计算机图像分析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晚期血吸虫病巨脾患者肝脏1、3、4型胶原量并计算1/3型胶夺比值,同步检测血清PC3、HA和C4量。结果:血清HA与肝脏1型胶原量,PC3和C4与1/3型胶原比值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PC3和C4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胶原病理检查对诊断肝纤维化具有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