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28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是指蛛网膜下腔穿支动脉和流出静脉穿过脑实质时形成的围绕在血管周围的腔隙直径扩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病理生理现象,也是脑小血管疾病的早期影像学标志之一。随着对EPVS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EPVS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EPVS的发病机制及其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EPVS在非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提供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Dysferlin肌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11例Dysferlin肌病患者(男8例,女3例)的临床特点,肌酸激酶、肌电图、病理活检及治疗,门诊随访2年判断肌力提高或降低至少1级为明显改变标准。结果 11例dysferlin肌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9.2±9.1)岁,男性居多,至确诊平均病程7年,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肢带型营养不良2B型(limb girdle muscle dystrophy 2B,LGMD2B)首发部位多为四肢近端,主要为下肢近端;Miyoshi肌病(miyoshi myopathy,MM)首发部位多为双下肢远端。所有患者肌酸激酶均升高平均5126 IU/L,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免疫组化染色肌纤维膜Dysferlin缺乏。目前无根治药物,Dysferlin肌病进展缓慢,随访2年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 Dysferlin肌病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特点及相应辅助检查,可以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3.
在日常的用药过程中,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对机体造成的多方面影响,我们经常会从临床医师那里拿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并被医生告知按照医嘱剂量搭配服用,但是如果不按医嘱服用,自行随意加减药物配伍不当,轻则会导致药物的整体疗效大幅降低,重则可能引发毒副作用.那么,我们在日常用药过程中,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药物配伍避免产生配伍禁忌呢...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诊治问题.方法 总结分析12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FES患者按Sevitt分型:暴发型3例,典型型4例,亚临床型5例,除2例暴发型死亡外其余10例因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均治愈.结论 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加强创伤后复苏抢救措施可明显降低FE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41例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华西医院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病人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21例作过SCA1、SCA2、SCA3、SCA6和SCA7 CAG/CAA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次数检测的患者中,SCA3患者8例(38.1%),SCA6患者4例,(19.0%),SCA2患者1例(4.8%),余下的8例(38.1%)患者SCA1、SCA2、SCA3、SCA6、SCA7基因检测未见异常.结论:SCA3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多见的SCA亚型,SCA各亚型的临床表现相互重叠,其确诊有赖于基因检查.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肺血栓塞栓塞症(PTE)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PTE的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30例PTE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特点有突发呼吸困难、咳嗽、晕厥、胸痛、咯血、发热等.诊断方法是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血气分析等.治疗方法是溶栓与抗凝.结论 CTPA确诊PTE的重要方法.PTE经溶栓及抗凝后临床症状缓解,氧分压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酶抑制剂A(CST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CSTA的表达,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评估CSTA对口腔鳞癌细胞转移的促进作用。采用SPSS 25.0和GraphPad Prism 8.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ST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其表达量与颈淋巴结转移(P=0.028)和肿瘤病理级别呈显著负相关(P=0.001),CSTA低表达的细胞倾向分布于肿瘤侵袭前缘;CSTA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短于CSTA高表达组,CSTA过表达可在体外抑制口腔鳞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结论 CSTA在调控口腔鳞癌颈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口腔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潜在预测和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的远期预后 ,调查 HCV感染后慢性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贝克曼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 88例输血后丙型肝炎 (PT- HC)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检测 ;以 EL ISA法检测抗 - HCV及 HBVM;以荧光定量 PCR诊断试剂盒检测 HCV- RNA。结果 :输血后 10年丙氨酸转氨酶 (AL T)异常率 4 2 .0 5 % ,抗 - HCV阳性率 94 .32 % ,HCV- RNA阳性率 6 3.6 3%。 5 6例 HCV - RNA阳性者中 ,2 6例 AL T正常、抗- HCV阳性。 88例 PT- HC中转为慢性肝炎者 5 4例 ,失代偿性肝硬化 2例 ,转慢率 6 3.6 3% ,男性与女性转慢率为75 .0 0 %及 5 2 .2 7% ,P <0 .0 5 ;饮酒者与无饮酒史者的转慢率为 90 .0 0 %及 5 5 .88% ,P <0 .0 1。结论 :AL T异常是慢性 HCV感染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抗 - HCV是反映慢性 HCV感染者的一个较稳定的指标 ,HCV - RNA阳性的AL T正常者 ,可以认为系病后病毒携带者 ,PT- HC易转为慢性 ,男性及饮酒者为慢性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9.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有20%~30%的病例不能明确诊断。目前国内外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测定在鉴别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肺癌伴胸腔积液中意义的报道较少,而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l5—3(carbohydrate antigen  相似文献   
110.
P3是用人T细胞与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人鼠T-B细胞杂交瘤,其表面具有人T细胞E玫瑰花受体标志,我们将P3作为肿瘤疫苗进行了初步的抗肿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3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失去了成瘤性。P3肿瘤疫苗有较好的治疗肿瘤的作用,实验组瘤重747±182mg,显著轻于对照组瘤重2725±952mg,P<0.0001。在肿瘤预防实验中,P3瘤苗存活期为:31.6±6.8天,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4.0±2.1天,P<0.0001。用BCG和IL-2可强化P3瘤苗的抗肿瘤效应,表现为P3+BCG+IL-2组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并有2/8的小鼠存活期大于60天,且无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