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眼球萎缩合并眶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球萎缩合并眶壁骨折患者47例(4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39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3±11.8)岁。根据规则采取不同方案进行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方案、病变类型、植入材料、植入义眼台的直径及佩戴义眼片的情况,以例数(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测量并计算术后6个月时患者双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问询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记录患者的随访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例数(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 结果全部患者47例(47只眼)佩戴义眼片后均可调整至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2 mm,至随访结束,均对外观满意。其中,合并单纯眶内壁骨折无眶壁骨折修复仅植入义眼台者19例(19只眼),占40.4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4 mm,中位数为3(2,3)mm。合并单纯眶下壁骨折无眶壁骨折修复仅植入义眼台者15例(15只眼),占31.92%;术后6个月,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3~5 mm,中位数为4(3,4)mm。合并单纯眶下壁骨折行眶壁骨折修复且植入义眼台者2例(2只眼),占4.26%;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均为3 mm。合并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无眶壁骨折修复仅植入义眼台者7例(7只眼),占14.89%;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4~5 mm,中位数为4(4,5)mm。合并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仅行眶下壁骨折修复且植入义眼台者3例(3只眼),占6.38%;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4 mm,中位数为3(2,4)mm。合并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行眶内壁及下壁联合修复且植入义眼台者1例(1只眼),占2.1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4 mm。全部患者47例(47只眼)中,植入23 mm直径义眼台者共8例(8只眼),占17.02%;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3~5 mm,中位数为3.5(3,4)mm。植入24 mm直径义眼台者39例(39只眼),占82.98%;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5 mm,中位数为3(3,4)mm。全部患者47例(47只眼)中,进行眶壁骨折修复者6例(6只眼),占12.77%。其中,植入预成型小钛网未植入聚乙烯板者4例(4只眼),占8.51%;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3~4 mm,中位数为3(3,3.75)mm。植入预成型小钛网和聚乙烯板者1例(1只眼),占2.1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2 mm。植入预成型大钛网和聚乙烯板者1例(1只眼),占2.13%;术后6个月时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为4 mm。全部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以本研究制定的规则手术治疗眼球萎缩合并眶壁骨折,术后患者双侧眼球突出度差值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术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Haigis和SRK/T计算公式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的病理性近视患眼IOL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的病理性近视患者26例(40眼)。方法 回顾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IOL Master 500检查。术后3个月显然验光,计算等效球镜度。采用Haigis和SRK/T两种计算公式计算患者的IOL屈光度并计算其预测误差(PE)和绝对预测误差(APE)。PE为实际术后验光的等效球镜与IOL计算公式预测的术后屈光度之差;PE的绝对值即为APE。依据眼轴长度分为眼轴<28 mm ,28~30 mm和眼轴>30 mm三组。比较各组患眼两种公式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主要指标 PE、APE。结果 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的PE值分别为(0.63±0.93)D和(0.61±1.17)D(P>0.05);APE值分别为(0.85±0.74)D和(0.97±0.89)D(P>0.05)。在眼轴≤30 mm 的26眼中,两种公式的PE值和APE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眼轴>30 mm 的14眼中,两种公式的PE值无显著差异(P=0.420);APE值分别为(0.84±0.49)D和(1.33±1.07)D(t=-2.619,P=0.015)。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的病理性近视患眼术后屈光度向远视偏移。当眼轴≤30 mm时,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计算IOL屈光度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当眼轴>30 mm时,Haigis公式较SRK/T公式计算IOL屈光度更准确。(眼科,2022, 31: 190-194)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针配合体针和单用体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和对患者HAMD量表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腹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体针治疗,评定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AMD-17项各因子分值。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17项各因子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迟滞、睡眠障碍三项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体重项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配合体针和体针疗法均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且腹针配合体针治疗能明显减低抑郁患者焦虑/躯体化、迟滞、睡眠障碍三项因子分值,能够更显著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5.
支托在口腔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广泛,是活动义齿的主要组成部分.支托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分为牙台支托、舌支托,节支托[1].近几年,笔者把支托灵活运用于条件欠佳的残根残冠固定修复中,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正> 我们对15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液流变性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59例中男133例,女26例,二者比为5∶1。年龄27~72岁,平均56±9岁。其中食管癌76例,贲门癌83例。未手术者119例,手术者40例。转移者101例,占63.5%。其中70例中医辨证为虚证者16例,占22.9%;虚实夹杂证者37例,占52.9%;实证者17例,占24.2%,后二组中有血淤证者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项痹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项痹病住院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及单纯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操作总次数、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72.5%更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9±3.2)d,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次数为(3310±375.5)次,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项痹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天地针"配合灵龟图对应患侧面区浅排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香港天佑堂、昊域、良方等中医诊所完成.5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采用薄氏腹针系统中"天地针"配合灵龟图中对应患侧面部区域的阴都至商曲浅排刺方法治疗.观察周期为14d.观察指标包括观察周期内临床治愈的例数和次数、临床疗效、电生理检测指标包括BR波分级、M波潜伏期、M波波幅、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记录等.结果: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33例获得临床治愈,有效率为96.00%.获得临床治愈的治疗次数集中在第6~12次治疗后;5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治疗后的电生理检测指标包括BR波分级、M波潜伏期(ms)、M波波幅(μV),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有特殊不适.结论:薄氏腹针"天地针"配合灵龟图中对应患侧面部区域的阴都至商曲浅排刺方法治疗,能够有效的干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吞噬光感受器外节盘膜(POS)时,由于RPE的Mer基因敲出(Mer-/-)后,所导致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方法:
将RPE从Mer-/-小鼠(实验组)和野生型小鼠(对照组)中分离出后,并培养至第3代。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将提取的POS加入含有20nMGas6和Protein S的培养液中,以激活Mer受体通道所介导的RPE特异性吞噬POS。在刺激吞噬后3小时和12小时终止实验,在两组中分别通过显微镜评价RPE吞噬POS的能力,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重复3次吞噬实验,采用QPCR,对于其中5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确认。
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到不论在3小时还是12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内吞的POS颗粒少。在基因表达谱芯片中发现,反应3小时和反应12小时,实验组中分别有38个和45个已知基因上调,68个和59个已知基因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RPE内吞POS能力的下降与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相一致,比如,发现信号转导(WNT,MAPK)、吞噬(Vav3, Hsd11b1)、细胞骨架成份(Myo7a)和代谢等方面相关的基因在不同的时间点均有不同的表达谱改变。QPCR结果发现Vav3、Hsd11b1、Myo7a、Rtn2等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结果相一致。
结论:
Mer-/-基因敲出后的RPE在吞噬过程中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给研究Mer受体通道介导的RPE吞噬POS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线索,特别有利于MerTK基因突变所致的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