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含多西他赛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患者肿瘤组织标本P-gp、GST-π、Topo-Ⅱ、HER-2的表达,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蒽环类或铂类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分析蛋白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P-gp、GST-π、Topo-Ⅱ、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18.5%、85.2%、81.5%,P-gp和HER-2、GST-π和HER-2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化疗总有效率为44.4%,P-gp、GST-π、Topo-Ⅱ、HER-2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gp、GST-π、Topo-Ⅱ、HER-2的表达与含多西他赛方案化疗疗效间无明确相关性,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是否可以作为筛选化疗药物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2.
动态多媒体在胎儿心脏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医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而超声学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解剖学和形态学的学科,强调从观察脏器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因此动态多媒体在超声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在超声科教学中先天性心脏病课程的教学最抽象、难懂、易混淆,学生学起来最感到头疼,因此一直是授课的难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机理使教师感到不易讲清楚,学生也感到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影响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3.
营养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营养和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有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对临床有重要的意义。此文对饮食中的营养成分是否和发病有关、如何营养支持等问题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74.
阴道超声及子宫腔细胞学联合检查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评估阴道超声及宫腔细胞学联合检查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阴道超声测量14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并于当日或次日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及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将内膜测量及宫腔细胞学检查结果与诊刮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超声检查施行率为100.0%,以5mm为临界值诊断绝经后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100.0%,假阳性率为56.9%;宫腔细胞学检查的施行率为97.9%,取材满意率为73.6%,特异性为96.3%,假阴性率为2.5%。两者联合应用后的假阳性率为43.2%(P<0.01),无一例内膜部中前病变漏诊。结论 阴道超声及宫腔细胞学联合检查,是一种较好的筛查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方法,可减少诊刮。  相似文献   
275.
目的:探讨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N-γ和IL-l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炙和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各16份,16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和IFN-γ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N-γ和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升高(P<0.05),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IL-1水平稍降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和IFN-γ水平升高(P<0.05 and P<0.01 respectiveIy).但IL-1水平降低;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IL-1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sIL-2R、IFN-γ和IL-1参与各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调整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可能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76.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性前列腺增生 (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又称前列腺肥大 ,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 ,为前列腺尿道周围区细胞良性腺瘤增生 [1]。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 ,40 y前发病率很低 ,50 y者占 40 % ,80y者则近 90 % ,至 90 y时 ,若行前列腺组织学检查时则几乎 1 0 0 %发现前列腺增生[2 ] 。尿频常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早期症状 ,而排尿困难则是该病最重要的症状 ,发展常很缓慢。尿潴留 ( acute urinary re-tention,AUR)是该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容易出现的症状 ,并随时都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继发于慢性AUR的尿源性败血症是 BPH的一个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及γ-干扰素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2及γ-干扰素浓度,并以20例正常献血员作对照。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慢性乙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γ-干扰素水平均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术后成活者的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2及γ-干扰素水平较恶化者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细胞介素-12和γ-干扰素均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γ-干扰素更适宜作为原发性肝癌预后判断的1项指标。  相似文献   
278.
徐建芳  陈焰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0,5(4):290-290,256
阿可达系为帕米磷酸二钠的商品名,是新一代抗骨溶解制剂,我们自1997年3月~1999年6月应用阿可达治疗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患者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4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32岁~74岁,中位年龄53岁.原发癌种类包括:肺癌10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2例,鼻咽癌2例,前列腺癌1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所有患者均有骨痛症状及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障碍,部分合并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或/和精神症状.经X线、CT、MRI或E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溶骨性破坏.骨单发性病灶3例,多发性病灶21例.血钙、血常规、心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  相似文献   
279.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联合应用对卵巢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经腹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14例137个卵巢肿瘤进行腹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并对比良、恶笥肿瘤形态、包膜、腹水、周边及内部血流值。结果: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包膜有明显差异。有51%的恶性肿瘤可测出腹水,而良性者不足2%。两者间周边血流无显著差异,而内部血流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良性肿瘤为15%,恶性肿瘤为68%。结论:超声形态学和彩色多普勒探测肿瘤动脉阻力指数是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0.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性肝硬变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三类肝病各30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并与20例正常献血员进行对照。结果三类肝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最高;肝硬变失代偿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水平(P<0.05);与成活组相比,原发性肝癌术后恶化组术前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一氧化氮参与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长期高水平的一氧化氮对机体损害作用可能大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