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经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诊断)的超声图像与随访结果,分析各切面的二维声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结果5例胎儿经尸解均证实为三尖瓣下移畸形;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主要声像学特点是三尖瓣下移至右心室,右心房增大,三尖瓣严重反流,反流起源点降低。结论产前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2.
克拉霉素5种片剂体外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 5种克拉霉素片剂体外溶出度。方法 :利用HPLC测定克拉霉素片剂含量 ,按USP2 3版采用转篮法测定克拉霉素片剂在醋酸钠缓冲液中的溶出度。结果 :9min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产品A ,C >D ,E >B。A和C ,E和D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余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18min时 ,产品A已基本溶出完全 ,其余产品在 4 5min时仍未完全溶出。 5个厂家生产克拉霉素片剂 4 5min时在醋酸钠缓冲液中的溶出量均大于标示量的70 % ,符合中国药典 1995版的规定。结论 :A厂产品溶出度优于其他产品 ,C厂产品 30min前溶出度优于D ,E ,B。  相似文献   
183.
胎儿及新生儿的超声监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超声检查是一项无损伤性的诊断方法 ,适用于孕期及围产期对胎儿及新生儿的监测。主要可分下述几方面。一、产前检查排除胎儿先天畸形及异常1 妊娠早期 :孕 12周前 ,应对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 ,包括高龄初孕、有遗传病史、畸胎史、习惯性流产史或有先兆流产史等孕妇进行超声检查。以了解胚胎发育是否正常 ,尽早排除异常妊娠 (如葡萄胎、胎停育、异位妊娠等 )及严重的胎儿畸形如无脑儿、单腔心等。2 妊娠中期 :除上述适应证外 ,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妊娠过程中突发羊水过多或临床检查可疑胎儿发育迟缓 (IUGR)以及…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的影响。方法: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疗程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各15例,另以15例病情相同而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治疗前对照;1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用NO试剂盒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治疗前慢性乙肝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升高,经IFN-α治疗后,血清NO浓度显著降低。结论:NO可作为IFN-α疗效考核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5.
目的:通过观察六字诀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耐力、血浆脑钠肽,探究六字诀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心功能下降,提供有效、价廉、简便易行的康复护理技术。方法:将纳入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六字诀训练,每次30min,每天练习1次,每周5天,持续训练12周。结果:运动耐力: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床旁自主有氧踏车时间M较干预前有所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床旁自主有氧踏车时间M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脑钠肽:组内比较,试验组患者BNP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BNP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BNP下降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周的六字诀训练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血浆脑钠肽,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86例拉米夫定治疗18个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序、G1896A、A1814C、A1792T和G1764A单碱基变异检测。结果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127例(79%),C基因型24例(15%),BC混合型9例(6%),未发现A、D和E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的86例患者中,17例(19.7%)发生YMDD变异,B型14例,C型2例,BC混合基因型1例,其中6例发生多重变异,包括B型4例,C型2例;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B型41例(68.3%)高于C型8例(40%)(P<0.05)。另外17例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仍阳性,亦未发现YMDD变异株。结论湖北地区HBV存在B、C和BC混合基因型,B型为本地区优势基因型,B型在拉米夫定治疗中更易发生YMDD变异;未变异者,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高。  相似文献   
187.
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B超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住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结核性盆腔炎15例,应用彩色超声仪扫查下腹部,测量子宫后扫查附件区;对发现肿块者测量肿块大小,观察其界及内部回声,内部血流情况,并对其超声影像特点与临床的关系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5例中有3个包块彩超可见肿块边缘低阻血流;2例见腹腔游离液暗区,并有肠管僵硬,蠕动差,根据超声影像特点,可将其分为:包裹积液型,包块型,无包块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原发性不孕史,结核史,X线造影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阻塞,结论:应用超检查女性盆腔时,如发现可疑的炎性包块,且具有明显与周边组织粘连回声特点时,应结合临床检查警惕的结核性盆腔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8.
宫内胎儿的介入性超声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胎儿影像技术、围产医学和胎儿外科的发展,出现了宫内胎儿的介入性治疗手段.本文介绍在超声的引导下对胎儿畸形和疾病的宫内介入性治疗概况.  相似文献   
189.
超声评分术前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及辅助术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术前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2周内对287例卵巢肿瘤患者行腹部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卵巢肿物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评分及分组:以肿物声像图评分≥6分判定为可疑恶性肿瘤(高风险组)建议开腹手术;肿物声像图评分6分判定为可疑良性肿瘤(低风险组)建议腹腔镜手术。术后所有肿物均行病理检查。结果 287例中超声检出321个卵巢肿物,手术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70个,恶性肿瘤51个;声像图评分高风险组(≥6分)53个肿物,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8个(15.1%),恶性肿瘤45个(84.9%);声像图评分低风险组(6分)268个肿物,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262个(97.8%),恶性肿瘤6个(2.2%)。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超声评分系统将2例早期卵巢癌及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误评为良性,而将4例卵泡膜细胞瘤、2例皮样囊肿、1例黏液性囊腺瘤及1例卵巢甲状腺肿样瘤误评为恶性;超声评分系统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2%、97.0%、84.9%、97.8%及95.6%,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29.78、0.12。结论超声评分系统术前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准确性高,但易将少数早期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评为良性,以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基础的超声评分系统可为卵巢肿瘤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为临床进一步的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有明确的湖北接触史。发热6例,乏力7例,咳嗽4例,咽痛4例,气促2例,胸痛1例;6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有4例出现淋巴细胞下降,嗜酸性粒细胞下降7例,CRP升高6例;电解质代谢紊乱6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例,抗体IgM阳性7例;胸部CT呈现间质性肺炎改变的7例。7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咽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气促和胸痛,少数症状有腹泻、结膜炎;普遍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肺部CT特征性间质性肺炎对诊断及病情评估有着重大意义;核酸检测联合抗体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早期给予支持治疗(包括心理支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