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35例肝硬化患者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焰  唐训球  宋震亚  杜勤  钱可大 《浙江医学》2000,22(12):733-734
肝硬化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嗳气、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胃运动功能异常有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随着消化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我院应用体表胃电图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胃动力检测,并分析异常胃电活动的发生率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以了解肝硬化患者胃动力的变化,报道如下。1.对象:收集1997年1月~1999年9月肝硬化患者35例(患者组),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45.7±12.8)岁;病程2~15年,平均(3.5±4.8)年。上述患者均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腹…  相似文献   
142.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病毒在体内生成必不可少,HBX广泛参与病毒复制、反式激活作用、肝细胞生长、凋亡、癌变过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对HBX与肝细胞凋亡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3.
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医师、药剂师、患者了解药品的主要途径,在医疗上是具有法律意义的重要文件.1992年修订后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MP)第8章第6条明确规定药品说明书上至少应印有药品的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主要成分、毒副反应、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贮存条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4.
干咽,湿咽和固咽时正常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焰  钱可大 《浙江医学》1998,20(12):714-715,717
为探讨干咽、湿咽和固咽时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采用低顺应性灌注导管系统测定了30例健康志愿者干咽、湿咽和固咽时食管体部蠕动波幅、持续时间、传导速度及特殊蠕动波的发生百分比(包括非蠕动性收缩波、继发性收缩波)。结果显示固咽时食管近、中段的蠕动波幅高于干、湿咽,各段的蠕动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干咽和湿咽(均P<0.01),蠕动传导速度则显著降低(均P<0.05)。另外,干咽的非蠕动性收缩波发生百分比最多,占32.8%±28.3%,显著高于湿咽(11.4%±13.5%)和固咽(19.3%±19.1%)(均P<0.05)。故认为固咽时测压比干咽时更优越。  相似文献   
145.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动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曲张静脉及硬化/套扎治疗对食管功能的影响,对1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食管测压研究。结果示:1.食管静脉曲张组LES静息压为2.87±0.83kPa,对照组为2.49±0.63kPa,两组无差异(P>0.05)。轻度与中重度曲张组、未治疗组与硬化/套扎治疗组的LES压力无差异。2.食管体部的蠕动:(1)静脉曲张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食管下段蠕动波幅(PA)减低,蠕动时间(PD)延长,蠕动传导速度(PV)减慢(P<0.05)。(2)中重度曲张组与轻度曲张组比较,其PA减低,PD延长(P>0.05)。(3)6例硬化/套扎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可能与例数少有关。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动力改变主要表现为食管下段的蠕动波幅减低,蠕动传导时间延长,传导速度降低,且与曲张程度有一定关系。其原因可能系曲张静脉本身直接的机械作用听致,硬化治疗可引起食管下段功能障碍,故有必要对EVS患者使用促动力药。  相似文献   
146.
147.
胃癌患者术后即使接受辅助化疗,仍有将近50%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而对于接受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尚缺乏标准的化疗方案。替吉奥片为新研制的抗代谢类抗肿瘤新药[1]。本次试验中,我们对替吉奥片单药治疗复发的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与同期接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常规方案的一线治疗患者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8个标准化超声切面对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检查的3134例孕11~13^+6周胎儿进行筛查。8个标准化超声切面包括:胎儿纵切面、颈项矢状切面、颅脑切面、胸部切面、腹部切面、膀胱切面、上肢和下肢切面。孕早期未发现异常的胎儿均于孕20-24周及28~32周进行超声检查,追访胎儿妊娠结局。结果3134例胎儿超声筛查及随访结果:(1)孕早期(11~13^6+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异常16例,包括部分颅骨缺损、脑膜脑膨出1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单脐动脉1例,胸外心、腹裂合并脊柱异常1例,露脑畸形2例,无脑畸形1例,腹裂合并下肢畸形1例,脐膨出2例,部分颅骨缺损、胸外心合并腹裂1例,单心室1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胎儿水肿4例。超声筛查后16例异常胎儿中引产13例,大体标本及尸检与超声筛查结果相符合;3例水肿胎儿在孕中晚期超声筛查中未见异常表现,出生后未见异常。(2)孕中期(20-24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结构畸形7例,包括右位心伴右心室双出口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羊水穿刺证实染色体核型为21-三体),脐膨出1例,尺桡骨短伴腕关节畸形1例,足内翻1例。(3)孕晚期(28~32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膈疝1例:出生后诊断新生儿心脏室间隔缺损1例,耳畸形1例。(4)胎儿出生后随访到2822例(90%,2822/3134),失访312例(10%,312/3134)。2822例随访结果证实,孕早、中、晚期超声标准切面筛查诊断胎儿单发或多发严重结构畸形与产后检查结果相符合23例:其中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诊断胎儿严重结构畸形13例:超声诊断敏感度56.5%(13/23),特异度99.9%(2796/2799),符合率99.6%(2812/2822);漏诊率43.5%(10/23,4例心脏畸形,1例脐膨出,2例肢体双足畸形;1例膈疝均于孕中晚期连续筛查检出,2例畸形出生后诊断)。结论孕早期标准化超声筛查切面能检出露脑、无脑、腹裂、脐膨出、胸外心及单心室等严重胎儿畸形。但孕早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有一定局限性,对复杂性心脏大血管畸形、肢体等畸形需待孕中晚期超声检查时诊断。因此,建立孕早、中、晚期连续动态筛查系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传统带线打结技术(不依赖现代高频电刀、超声刀、锁扣夹等器材)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应用传统带线打结技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患者均全部完成手术,无需特殊器材。手术时间20~9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10~25mL(平均15mL),术后6~24h(平均16h)下床活动,术后2~4d(平均3d)拔除腹腔引流管,住院时间3~7d(平均5d),住院费用3500~7000元(平均4362元)。术后均无活动性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获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肠梗阻、戳孔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单纯传统带线打结技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便捷,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10例胃上部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3例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保留远端胃,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组);57例行常规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Roux-en-Y吻合组)。 结果:双通道吻合组与Roux-en-Y吻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4%和98.7%,67.3%和65.7%,15.7%和1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吻合组患者在预防倾倒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明显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两组间在术后梗阻、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患者术后1年的体质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方面的变化双通道吻合组均明显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 结论:保留远端胃,行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治疗胃上部癌符合手术规范,不影响根治原则,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