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性传播疾病与护理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医院陈淑君,王宁巨细胞病毒感染一、疾病概念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疮疹病毒组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分布广泛,人与动物皆可受感染,引起许多病变,由轻微的无症状感染到心、脑、肺、肝"等器官的严重感染,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了解早产儿脂代谢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71例早产儿出生12h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含量。结果早产儿血清TG、T-CH和Apo-A1含量随胎龄、出生体重的增长而升高。分娩方式、出生时窒息以及出生后12h内的低体温、低血糖、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不同程度地影响早产儿血清TG、T-CH、Apo-A1和Apo-B含量。结论早产儿存在低脂血症,并受出生时和出生后多种因素影响;生后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脂类物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4.
邵峰  陈淑君 《首都医药》2007,(20):36-37
目的探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2007年2月~2007年6月浙江肿瘤医院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和经尿道留置导尿管两种方法在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以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36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与留置导尿管组比较其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尿路感染率有明显下降(P<0.01),但存在术后出血、脱落、堵塞等并发症。结论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安全可行,并在降低尿路感染率简化膀胱残余尿测定过程,减轻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优于留置导尿,如能改善出血、脱落、堵塞等并发症,将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CT和MRI在宫颈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及CT对宫颈癌术前诊断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118例宫颈癌病例术前分别行MRI及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观察肿瘤位置、间质浸润、阴道或穹隆侵犯、宫体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宫旁侵犯与手术病理,计算检出率、特异度。[结果]IA期病例中,MRI及CT对病灶及其间质浸润均无法检出,IB期及ⅡA期病例中,MRI组判断宫颈癌间质浸润的检出率为98.2%,CT组为84.3%(P〈0.05);MRI组判断阴道或穹隆侵犯的检出率为85.7%,CT组为8.3%(P〈0.01);MRI组判断宫体侵犯的检出率为75.0%.CT组为22.2%(P〈0.01);MRI组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27.3%,CT组为14.3%(P〉0.05):MRI组及CT组判断宫旁侵犯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MRI在判断肿瘤位置、间质浸润、阴道或穹隆侵犯、宫体侵犯均优于CT;判断淋巴结转移及宫旁侵犯与CT相比无明显优势。相对于CT,IB期及ⅡA期官颔痛病例术前行MRT榆杏且有可女的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选择麦味地黄口服液最适当的制备工艺.方法时制备工艺进行改进,观察比较水沉时浓缩浸膏与纯化水的混合比例对配液量、产品澄清度及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水沉时纯化水的加入比例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增加纯化水的量,能提高杂质分离程度,提高产品澄清度和质量稳定性.结论浓缩浸膏与纯化水以18的比例混合水沉是保证产品质量最适当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57.
2005年我们先后收治2例血栓性内痔误诊病人,现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71岁,以“肛门部疼痛4天余”为主诉,以“血栓性内痔”为诊断收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因大便干结,便后出现肛门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到当地医院求治,诊断为“肛周脓肿”。给予穿刺涂片,病理示:未见癌细胞。查:肛门部截石位,肛管2、5、9、11点各有一暗紫色肿物如花生米样大小不等,给予龙血竭胶囊口服(用量不详),疗效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转至我院,入院后专科检查:(截石位)视诊(-);指诊:齿线上缘可触及多个花生米样大小肿物,压痛明显,指套有少量染血,色鲜红。肛…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和结合文献分析利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周围性肺癌病例36例,就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和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加以讨论。结果:本组36例,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采用120KV,20mA-60mA,5mm或10mm准值,螺距1-1.5,一次屏气完成扫描。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结节影或块影36例,占100%;空泡征或支气管空气征3例.占8.3%;毛刺征24例,占67%;分叶征30例,占83%;胸膜凹陷征5例,占13.8%;血管集柬征2例,占5.5%;钙化1例,占2.7%;空洞6例,占16.7%。本组36例,其中1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占27.8%。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内结节影的检出率有较高的敏感度,为了降低病人的放射剂量和对肺癌进行CT影像学诊断,应尽量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替代透明质酸注射治疗泪睑沟凹陷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共12例泪睑沟凹陷经透明质酸填充后发生水肿、下睑袋加重、丁达尔现象和条索状隆起等并发症的患者,通过溶解部分透明质酸后注射胶原蛋白进行修复治疗。观察术前、溶酶后、术后患者的泪睑沟凹陷改善情况、并发症的消失情况、"黑眼圈"的改变等变化。结果:注射胶原蛋白后可见透明质酸填充并发症消失,凹陷部位饱满,"黑眼圈"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胶原蛋白注射修复透明质酸注射治疗泪睑沟凹陷后并发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可以避免透明质酸填充引起的并发症,同时可以改善"黑眼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0.
临床输血是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支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肿瘤手术患者输全血时,其中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活性物质可促进创伤后败血症的进展[1].恶性肿瘤患者有输血的特殊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应输去白细胞且进行C射线辐照的血液成分.本研究对手术并有输血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对其输血量、输血成分、感染率、免疫指标、复发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