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25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确诊为B RV 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共31例32眼。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OCTA检查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foveal macular thickness,FMT)、黄斑区血流密度。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MT[(242.13±86.02)μm]较治疗前[(521.44±190.27)μm]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心凹浅层血流密度[(18.44±4....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年龄≥65岁的78例初诊老年M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绘制病人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初诊时血清LDH水平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根据病人的LDH水平分为LDH正常组和LDH升高组,并根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对60例资料完整的MM病人进行修正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比较其与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对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16.5个月,初诊时LDH水平升高者占11.5%(9/78)。LDH正常组中位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4.0个月、23.0个月,LDH升高组分别为14.0个月、12.0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H水平升高是老年MM病人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5.998,95%CI2.454~14.664,P<0.001)。另外,ISS分期Ⅱ期和Ⅲ期病人的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个月比39.0个月,P=0.713),中位PFS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6.0个月比20.0个月,P=0.569);而R-ISS分期Ⅱ期和Ⅲ期病人的中位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0个月比15.5个月,P<0.001),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个月比14.0个月,P=0.097)。结论LDH水平是判断老年MM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基于其基础上的R-ISS分期在预后判断中要优于ISS分期。 相似文献
33.
在生物钟系统中,中枢分子钟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调控外周分子钟基因,进而同步外周器官和组织的昼夜节律.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组织,已被证实除了受中枢时钟的控制,还受到规律运动等其他因素的控制,在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力量和功能等方面表现出节律性.研究发现分子钟缺失或缺陷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会损害骨骼肌健康,甚至导致肌少症.此外,... 相似文献
34.
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睾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场强的电磁脉冲辐射对睾丸结构的影响。方法 :二级昆明雄性小鼠 114只 ,随机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辐射组小鼠分别接受 8× 10 3 ,2× 10 4,6× 10 4V/m电磁脉冲 5次重复全身照射 ,于照射后 6h ,1d ,3d ,7d ,14d和 2 8d观察睾丸和附睾病理学改变。结果 :3种场强的电磁脉冲辐射均未引起小鼠肛温和阴囊皮肤温度的明显升高 ,但睾丸却发生显著的各级生精细胞水肿、坏死和脱落 ,曲细精管内成熟精子稀少和缺失 ;最敏感的靶细胞是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 ;周边部曲细精管病变最明显 ;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场强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8× 10 3 ~ 6× 10 4V/m电磁脉冲 5次重复全身照射小鼠 ,可引起小鼠睾丸严重的非热效应性生精细胞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35.
高功率脉冲微波辐照对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对高功率脉冲微波(HPPMW)辐照后Wistar大鼠血清中睾酮(Testo)、雌二醇(E2)、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T4(FT4)、皮质醇(Cort)、醛固酮(Ald)及生长激素(HGH)的动态观察,以探讨HPPMW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用高功率脉冲微波源,以功率密度为3050W/cm^2脉冲微波(频率为5.4GHz,脉宽为26ns)辐照辐照组动物。于辐照后1h,6h,24h,7d,14d及28d分别采血,用放射免疫法在FT630放免疫定仪上进行统一测定。所有数据经SPSS8.0统计处理。结果:大鼠被辐照后,其血清E2在早期变化不明显,但在14d时明显升高(P<0.01);Testo辐照后1h和14d明显下降(P<0.05);TSH于辐照后逐渐升高,14d到28d时明显增高(P<0.05);FT4辐照后1h明显升高(P<0.05);TSH于辐照后逐渐升高,14d到28d时明显增高(P<0.05);FT4辐照后1h明显升高(P<0.05)后逐渐降低,在28d下降到最低点(P<0.01);Cort辐照后1h即升高,14d达到峰值(P<0.05);Ald于照后6h-14d略低于对照组,28d恢复;HGH辐照后明显低于照前水平,在28d下降到最低点(P<0.05)。结论LHPPMW可引起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紊乱。既有早期影响,也表现为一定的持续效应。提示HPPMW可能直接引起大鼠内分泌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nNOS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 ,于伤后 1,3,7,14及 30d活杀取脑组织 ,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 ,研究nNOS在脑震荡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10 0g(致脑震荡砝码 )组见典型脑震荡的临床表现 ,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扩张 ,脑组织淤血、水肿 ,神经元变性、坏死 ,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nNOS蛋白和mRNA于伤后 3d表达增强 ,7d达高峰 ,14d后开始减少 ,30d仍呈阳性表达。阳性部位见于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和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 :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 ;nNOS基因表达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可能对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7.
这张图的背景来源于OCTA机器中的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enface图像,并由此简化修改而来。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感的部位,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可谓是"光"的使者。在黄斑这座城堡中,他住的是一片没有血管的区域,周围是相互交错的毛细血管网,像是万丈光芒中唯独留下的"光影"。一旦疾病使得这个血管网遭到破坏,那么视力也会受到损伤,所以这片"光影"的度量对于眼底疾病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图中可以看到由字母"S"连接而成的7个FAZ分割图,"S"是"Level Sets算法"中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也代表了该算法中最重要的步骤,即设置(Set)参数。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研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脾功能亢进的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22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ITP组,332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为脾亢组,以23例正常人员为对照组,观察对比3组人员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3组骨髓巨核系形态学比较,巨核细胞总数、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裸核、变性巨核细胞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颗粒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胞体、胞核体积大小ITP组与脾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巨核系成熟障碍重于脾亢,巨核系变异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辅助应用组合式可调节手部多功能支具在手部掌侧皮肤撕脱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手部掌侧皮肤撕脱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采用多功能支具辅助牵引治疗3个月,使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对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6例共180指,评定功能属优98指,良64指,可16指,差2指,优良者162指,优良率为90%,通过系统的支具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手部功能。拇指蹼距离正常、轻度挛缩患者33例,中重度挛缩患者3例。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2年,术后6~7个月出现瘢痕挛缩、肌腱黏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者6例,需行二次手术改善功能患者4例。其余患者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多功能支具在手部掌侧皮肤撕脱伤治疗中有助于患手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