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62.
背景:单基因诱导虽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产生积极影响,但作用有限,多种基因共同作用才符合机体真实内环境的需求,并有助于发挥多基因产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分化效果。 目的:验证应用SOX-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目的基因分泌情况及向软骨细胞的分化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两样本观察,实验于2008-04/2009-02在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 对象: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 方法:扩增、提取质粒pcDNA3.1-IGF-1、pcDNA3.1-SOX-9。分离、纯化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转染情况分为5 组:①未转染组:仅加入双无(无血清无双抗)L-DMEM。②转染空载体组:双无L-DMEM +pcDNA3.1空载体和脂质体。③转染SOX-9组:双无L-DMEM+pcDNA3.1- SOX-9质粒和脂质体。④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双无L-DMEM分别+pcDNA3.1-IGF-1质粒和脂质体。⑤共转染组:双无L-DMEM分别+pcDNA3.1-IGF-1、pcDNA3.1-SOX-9质粒和脂质体,混合。 主要观察指标: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筛选,MTT法测定筛选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筛选后细胞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MTT法检测转染SOX-9组、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和共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A值显著高于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P < 0 0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结果显示,SOX-9表达以转染SOX-9组最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以共转染组最多;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表达以共转染组最多。 结论:双基因转染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的能力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能力上更明显高于单基质转染;另外结果间接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但能力弱于SOX-9。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应用Sox-9和igf-1基因转染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后,目的 基因和蛋白分泌情况及向软骨细胞的分化效果.方法 扩增、提取质粒pcDNA3.1-igf-1、pcDNA3.1-Sox-9,分离、纯化Wistar大鼠ADSCs,将Sox-9和igf-1基因单独或共转染第3代ADSCs,按转染情况分为5组:未转染组(A组)、转染空载体组(B组)、转染Sox-9组(C组)、转染igf-1组(D组)、Sox-9与igf-1共转染组(E组).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筛选,MTT法测定筛选后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筛选后细胞的表达.结果 MTT法测定A、B、C、D、E组细胞在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A、B组与C、D、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以及C、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Sox-9表达以C组最多;igf-1表达以E组最多;Ⅱ型胶原表达以E组最多.结论 通过Sox-9和igf-1基因共同转染ADSCs修复软骨缺损是一个较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目的 SOX-9基因转染大鼠的ADSCs(Adipose stromal cells,ADSCs),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为软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提供新方法.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的ADSCs,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SOX-9基因转染ADSCs,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筛选;MTT法测定筛选后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Western blot对筛选后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大鼠的ADSCs;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和CD44表达阳性,CD106和CD34表达阴性;基因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力变强;转染SOX-9的ADSCs在目的基因SOX9、Aggrecan、Collagen Ⅱ mRNA的表达和软骨特异性基质-Collagen Ⅱ的分泌上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结论 SOX-9基因转染后ADSCs具有了软骨细胞的表型特征,可以用作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探针技术(vesselprobe,VP)对探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斑块性质的能力,并与常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相比较。方法 35例颈部血管CTA证实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VP重组,以自动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斑块密度。获自VP的全部测量数据是回顾性分析的,并与MPR、CPR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 VP与MPR、CPR在探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确定斑块性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有斑块血管共84支,累及范围介于5.0~59.0 mm。大多数患者以局限性、混合性斑块及轻度血管狭窄为主。结论 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高,VP自动分析血管快速、可靠,能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斑块性质,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在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和脑静脉血管成像中的最佳启动扫描阈值和价值。方法:在我院行减影脑血管成像患者共105例,按启动扫描阈值大小分为三组,A组(90HU),共36例;B组(80HU),共34例;C组(70HU),共35例。对整个头部平扫、增强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VR、MIP重建减影血管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四级并分别记分。结果:(1)三组患者血管密度减影动脉期动脉较静脉显著高,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动脉和静脉均较高,减影静脉期静脉较动脉显著高。减影动脉期、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和减影静脉期血管密度组间比较相似,但减影动脉期C组动脉密度最低,减影混合动静脉期C组动脉密度最高、静脉密度最低,减影静脉期C组静脉密度最高。(2)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动、静脉解剖结构显示清楚。①减影动脉期三组脑动脉图像质量均无0分,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均占100%,C组较A、B组图像质量稍好;②减影混合动静脉期三组混合脑动静脉图像质量均无0分,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均占100%,B、C组较A组图像质量好,B、C组图像质量相似;③减影静脉期A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69.5%,B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88.3%,C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100%,C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A、B组。结论:64层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能分别显示脑动静脉、混合脑动静脉和脑静脉,以动脉期启动扫描阈值70HU图像质量最好,全部血管均有诊断价值,特别是对脑静脉的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胸痛患者行炫速双源CT扫描整个胸部,同时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104例.采用多种重组方式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评价成像质量和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扫描时间为(7.3±1.9)s.升主动脉CT值为(440.5±84.3)Hu;肺动脉平均CT值为(344.5±88.8)Hu,主动脉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全部为优.全组1352段冠状动脉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其中优89.5%,良10.3%,差0.2%.共15段管腔重度狭窄(其中3段闭塞),27段管腔中度狭窄,43段管腔轻度狭窄,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炫速双源CT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自由心率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好,对胸痛三联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探讨初发未治疗青少年癫痫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例初发未用药青少年癫痫患者及20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行高分辨磁共振T1W(3DT1W)检查,采集数据后,采用SPM8中的VBM8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青少年癫痫与健康对照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初发未用药青少年癫痫患者组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包括:右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扣带回、右侧中央前回和左侧海马旁回,没有发现灰质体积减少的区域。结论:初发未用药青少年癫痫已在多个脑区出现灰质体积的改变,这些脑区的改变可能与癫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初始发病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估应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7例(8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应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 S-ROM)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CroweⅢ型2髋,CrowIV型6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影像学检查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平均随访30个月(12~4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的良好的随访,Harris评分从平均52.5分提高到平均82.5分。所有股骨柄假体均获得稳定的固定,有5例表现出骨长入和3例纤维长入,部分转子下截骨均达到骨性愈合。直至末次随访没有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进行性透亮线,所有患者术后半年均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7髋(占87.5%)显示良好的随访结果。结论:严重的DDH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 S-ROM),术中操作方便,中远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0.
患者女,68岁,近半年心前区疼痛,临床拟诊冠心病行CTA检查。MSCT表现:平扫左心房左右后方分别可见一等密度影向心外膨隆。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进入,呈高密度影(图1、2)。VR图像可见左心房左后方见囊状灶突起.左侧病变基底宽,位于心左静脉与左房室沟之间;右侧病变颈部较窄,位于左侧心房右后之房间隔后方(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