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5篇
  3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0 毫秒
21.
鱼金清解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鱼金清解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槲皮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GC法对制剂中芳樟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采用GC法对制剂中甲基正壬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法能检出鱼腥草中的槲皮苷;GC法能检出金银花中的芳樟醇;绿原酸在0.104~2.6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37%;甲基正壬酮在1.7932~71.728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为1.7%。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床旁逐个调查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现患率调查表,对2011年9月9日和2012年2月28日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与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40%与3.89%,例次感染率为2.40%与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占77.35%,其次为泌尿道占6.90%,皮肤软组织占3.9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和肾内科;多药耐药菌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的比例分别为35.3%和32.1%,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36.9%和54.8%;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5.2%和52.0%.结论 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股骨锁定钢板(PFLP)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组和PFLP组各34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一期愈合,Ⅰ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LP组手术时间少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LP组手术时间少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与PFLP具有相同临床疗效,而Ⅲ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与PFLP具有相同临床疗效,而Ⅲ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4.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恶性浆膜腔积液已成为恶性肿瘤转移的一个突出表现,本研究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积液中各种脱落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肾盏结石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在住院时间、一次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一次碎石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评价骨形态生成蛋白2(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强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复合Bio-Oss骨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12只犬髂部骨髓体外分离扩增BMSC,分别加入含BMP-2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共培养,观察转染效率,并植入裸鼠皮下观察成骨情况.将BMP-2基因强化BMSC-Bio-Oss复合骨随机植入犬一侧上颌窦底提升形成的空腔中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BMSC-Bio-Oss复合骨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0、60、120 d行大体观察、CT检查、组织学检查和新生骨量分析.结果 裸鼠皮下可见新生骨,荧光显微镜示踪可见BMSC.犬上颌窦底提升30 d后,大体观察和CT检查示少量新骨形成,120 d后上颌窦内新骨生成致密,仅有少量Bio-Oss骨.新生骨量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19.67 ±5.73) mm2]相比,实验组新生骨量[(24.74±6.33) mm2]显著增多(P<0.05).结论 BMP-2基因强化BMSC-Bio-Oss复合骨应用于上颌窦底提升术可获得良好的成骨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检测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与rhBMP-2/hTGF-β1生物学活性的差别。方法        本研究于2010年5—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的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中加入质量浓度相同的rhBMP-2/hTGF-β1或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后继续培养4 d,通过细胞计数(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分别对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和rhBMP-2/hTGF-β1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活性差别。结果    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和rhBMP-2/hTGF-β1均具有生物学活性,并且其生物学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这种合成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的方法不会改变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制备ANP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印迹法及RT-PCR方法检测假手术对照组和造模后6、12、24 h大鼠肠黏膜组织中PAR-2的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中PAR-2的表达较微弱.ANP造模后,PAR-2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明显增加,染色强度明显增强.造模后6、12、24 h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4.88±0.33、5.87±0.32、11.17±0.27,与假手术对照组(2.86±0.3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7.08,P<0.01).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小肠黏膜中PAR-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少,随着ANP造模时间的延长,两者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造模后6、12、24 h,mRNA分别为0.56±0.03、0.69±0.03、1.05±0.05,蛋白分别为0.28±0.02、0.35±0.03、0.69土0.04;各时间点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5.69、1177.82,P值均<0.01).结论 PAR-2在ANP炎性反应中被激活,在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1临床资料 患者夏某某,男,54岁,农业工人,因突然全腹疼痛1天于2012-04.22入院。患者2012-03中旬始觉上腹不适,反酸,无畏寒发热,未予重视。本次入院查体:见患者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