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萎缩长乐市医院(350200)陈钦陈永忠笔者近3a来对门诊28例牙周萎缩患者,试用中医“温补肾气,引火归原”原理,结合西医牙周病的常规治疗,疗效甚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女23例,男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58...  相似文献   
92.
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模式CBS(Case Based Study)在《预防医学》网络环境中应用的作用。方法以《预防医学》内容为依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拟定出《预防医学》案例和问题,学生利用杂志、网络资源自学、小组协作式学习对病例进行分析,完成相关问题,通过小组汇报学习成果、问卷调查考核教学效果。结果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环境中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深刻掌握预防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摄取和分析所需知识的能力。调查显示,88%以上的学生对本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结论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的《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模式对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陈永忠 《医疗装备》2003,16(11):56-56
故障现象 :一台激光相机不能正常工作 ,机器显示屏上显示错误代码 10 :FILMJAM·SUPPLY。分析维修 :根据错误代码 ,查手册显示 :ThejamoccurredasthefilmwasleavingthesupplyMagazinearea。意思是有相片卡在离开供片盒的过程中。按往常的经验 ,按一下Accessswitch键 ,分别取出供片盒与收片盒 ,打开机器的左右侧板 ,检查机器的传片机构 ,均未发现卡片现象。重新装好机器开机 ,机器自检 ,错误代码 10仍未消失 ,初步判断 ,此故障不是由卡片所引起而是机器本身有故障。原因可能有 :(a)供片机构中传感器老化或损坏 ;(b)驱动板BH8- 12 75 …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久治不愈的空洞型肺结核,方法:选择140例复治肺结核病人,且都是二年以上空洞未关闭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都有70人,一组为试验组,用复治方案和本院研制的中药外治膏外敷加用红外线照射及中草药内服,一组为对照组,用复治方案不加中草药,疗效考核以分层片空洞关闭时间和痰菌阳性病人的痰菌阴转时间,结果:试验组空关闭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月内30例,3月内21例,6月内4例,1年内2例,1年以上未关闭者3例,试验组中痰菌阳性者62例,阴转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月内35例,4月内20例,6月内4例,1年内1例,1年以上未阴转者2例。对照组空尚关闭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月内10例,4月内12例,6月内14例,1年内2例,1年以上未关闭者32例。对照组中痰菌阳性 62例,阴转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月内8例,4月内10例,6月内15例,1年内10例,1年以上未阴转者19例,结论:试验组较对照组在久治不愈的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关闭时间明显缩短,痰菌阴转时间明显缩短,痰菌阴转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42例MHD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血压,根据血压晨峰分为血压晨峰组(44例)和非血压晨峰组(198例)。采集2组患者相关的研究数据,记录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①2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和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压晨峰组的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QT离散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为(152±14)mmHg、(158±10)mmHg、(124±12)mmHg、(56.2±14.6)、(132.8±4.0)g/m~2,与非血压晨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时2hSBP、24 h平均脉压(24hPP)、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168±17)mmHg、(62.5±12.6)mm-Hg、(1.18±0.32)mm,与非血压晨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24hDBP、dDBP、nDBP、夜间最低DBP和晨起时2h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压晨峰组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63.6%)及病死率(27.3%)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22.7%,8.1%)(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血压晨峰现象,血压晨峰与MH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MH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透析和丹参多酚酸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36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丹参多酚酸盐组,同时1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组1、2、3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SOD) 的水平.结果 透析患者的AOPP、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组在1、2、3月时所测MDA、AOPP明显低于用药前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而SOD则显著增高(P<0.01),但3月时AOPP、MD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的指标.  相似文献   
97.
马蹄肾并发狼疮肾炎所致肾病综合征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女性,35岁,因反复腰痛、腹痛10年,双侧颜面红斑半年,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10年来患者反复出现腰痛、腹痛,程度不剧烈,故未做检查和治疗;半年前双侧颜面出现盘状红斑,伴光过敏、脱发、四肢关节疼痛及小便泡沫;1个月前双下肢水肿,尿少,约800 ml/d.  相似文献   
98.
陈永忠 《中外医疗》2012,31(30):99-99,101
目的对应用奥美拉唑与凝血酶联合对患有残胃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42例)和联合组(42例),单药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奥美拉唑与凝血酶联合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出血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单药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药组。结论应用奥美拉唑与凝血酶联合对患有残胃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全部造影成功,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53例,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 胆总管结石153例,取石成功148例,成功率96.7%;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6例,EST术后并发症为5.9%(9/153),无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麝香通心滴丸对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气虚血瘀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干预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及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以协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和中医症候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