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右心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RVAW/LVPW)评估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RVAW/LVPW比值对入选202例单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 RVAW/LVPW比值与右心导管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有良好相关性(r=0.732,P0.001)。选RVAW/LVPW比值≥0.6为诊断肺动脉高压阳性(MPAP≥25 mm Hg)界点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0%和69%。选RVAW/LVPW比值≥0.9为诊断重度肺动脉高压(MPAP≥60 mm Hg)界点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和94%。结论超声心动图RVAW/LVPW比值可以用来评估室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2.
患者男,65岁,因心悸,气促4月,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入院时,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征阳性,胸廓饱满,左侧呼吸音降低,心界扩大,心音有力,节律整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嚏射性杂音,肝肋下3cm,剑下5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4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应用初步探讨 总被引:41,自引:12,他引:4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成像技术对37例正常人心脏与各种心脏病变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3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冠心病8例,冠脉搭桥术后1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二尖瓣人工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脱垂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糖尿病心肌病变1例,心包积液1例,膀胱肿瘤3例,胎儿1例。另通过室壁瘤模型、动脉粥样斑块模型以及离体猪心的三维检查,验证实时三维成像的准确性。结果 ①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实时三维成像能显示扫描区房室壁的整体形态;②可显示正常二尖瓣、三尖瓣的完整形态及活动,显示瓣膜病变的整体范围;③能完整地显示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立体形态;④可观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补片的整体形态及空间方位;⑤显示法洛四联症等病变复杂的空间结构;⑥清楚显示人工瓣的整体形态与活动;⑦三维图像与实验模型一致。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显示扫描区心脏结构的立体形态,同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相比,其能提供更多三维解剖结构与功能信息,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45.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QTVI获取30例正常人和30例HCM患者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即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及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正常人与HCM患者上述不同左室壁心肌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Vs)、加速度(a)、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的速度(Ve和Va)、收缩期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Ve/Va值。比较正常人与HCM患者室间隔、HCM患者室间隔与左室其它室壁间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①HCM患者肥厚室间隔的Vs、Ve、Va、MVG、a均比正常人室间隔明显降低(P<0.05);②HCM患者E/A比正常人低,Ve?蛐Va与E?蛐A有轻度的相关关系(r=0.734)。③非梗阻型HCM患者肥厚室间隔厚度IVSt与Ve/Va有负相关关系(r=-0.614)。④HCM患者E/A值比正常人低(P<0.05)。结论:QTVI可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心肌功能,为进一步了解HCM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及其局部与整体心肌功能变化关系提供较为敏感、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涎腺肿块的超声分析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54例涎腺肿块声像图的总结、分析及病理对照,进一步提高对涎腺肿块的认识和鉴别。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对5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涎腺肿块进行二维及彩色血流分析。结果 实性肿块37例,囊实性肿块10例,囊性肿块7例。病理诊断为:涎腺混合瘤41例;乳头状淋巴囊腺瘤3例;低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混合瘤1例;囊肿7例。肿块的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结论 不同病变类型,声像图表现各有特点,应加以认识和鉴别。 相似文献
47.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房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 ,测量 3 0例正常人与 3 0例冠心病患者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左心房容积、左心房射血分数。二维超声心动图频谱多普勒测量舒张期二尖瓣口E峰、A峰、E/A值。分别在正常人与冠心病组内 ,比较二维与三维测量结果。结果 ①分别在正常组与冠心病组内 ,二维与三维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②在正常组与冠心病组之间 ,二维超声测量结果、三维超声测量值各自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③三维超声测量的EF值 (LAEF3D)与E/A ,LAEF3D与二维测量的EF值 (LAEF2D)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r =0 .84,r =0 .88)。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通过三维容积测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左右心室容积测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与右心室容积的方法及其准确性。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与后处理工作站对 3 5例健康成人进行三维成像及后处理分析。分别采用心尖长轴 2平面法、4平面法、8平面法及 16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容积 ,并与二维Simpson法所测容积进行对照 ;以 8平面法分别测量左心室与右心室每搏量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平面法与 4平面法的左心室容积测值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4平面法与 8平面法及 16平面法测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二维Simpson法与 4平面法所测左心室容积相关性好 (r =0 .90 ) ,但二维测值偏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8平面法测得左心室每搏量与右心室每搏量相关性良好 (r =0 .98)。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与右心室容积的准确性高 ,可重复性好。对左心室容积测量建议临床采用长轴 4平面法。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