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二例伴有视网膜脱离及远处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下异物病人(异物分别为金属子弹、晶体核碎片)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后,插入套管,利用管芯光滑、灵活的头部将异物缓缓轻轻地从后极部推到视网膜裂孔处,再经裂孔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102.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03.
瘢痕疙瘩Fas基因"死亡域"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as抑癌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缺失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银染技术 ,检测 1 5例瘢痕疙瘩标本Fas基因“死亡域”外显子 7~ 9的基因结构。结果  1 5例瘢痕疙瘩 1 0 0 %有Fas基因外显子 8的杂合丢失。 2 0 %有外显子 9等位基因条带增多 ,提示存在基因突变。结论 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 8、9区段的基因结构异常与其编码的蛋白无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4.
对前房积血及玻璃体积血,临床上常规应用尿激酶、安妥碘及玻璃酸酶等进行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是一种有特异性的新型溶血栓药物,已有报导将之用于促进眼内积血的吸收。笔者等用国产的t-PA(上海医科大学提供)治疗眼内积血,采用1次或多次的结膜下注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建华  杨丽霞  郑金树 《眼科》2003,12(1):21-23
目的:评价对严重全角膜病变行带环形板层巩膜瓣全角膜移植术(CST)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用药无法控制的严重全角膜病变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化脓性角膜溃疡9例,大泡性角膜病变伴全角膜白斑1例,全部病人均行CST。结果:随访1-23个月,平均10.2个月,10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8例植片透明,2例植片半透明;5例术后3-4个月出现角膜新生血管(其中2例植片半透明);2例术后半年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结论:CST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但挽救眼球且能恢复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6.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两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其中12岁以内者69例,12岁及大于12岁者17例,根据年龄及畸形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术式: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和胸锁乳突肌上、下端切断术加术后牵引治疗。结果 本组86例中随访72例,随访时间1~7年,平均4.5年。从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了术后评价:12岁以下57例,其中优52例(91.2%),良5例(8.8%),无劣级;12岁及大于12岁15例,其中优11例(73.3%),良4例(26.7%),无劣级。结论 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术式,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108.
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1~6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Fas基因外显子1~6,探讨Fas凋亡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结构异常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银染技术,检测15例瘢痕疙瘩标本Fas外显子1~6的基因结构。结果所检测的15例瘢痕疙瘩,2例Fas基因外显子6出现电泳条带增多,测序证实存在基因突变,为插入突变与点突变的混合型突变,且经同源性分析为一新突变位点。结论少数瘢痕疙瘩病例Fas凋亡基因编码的蛋白无功能可能与其编码跨膜区的基因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观察东北鹤虱胶囊的抗炎、镇痛及抗菌作用。方法 :以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 ,观察其抗炎作用 ;以化学致痛法 ,观察其对小鼠的止痛作用 ;并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其抗菌作用。结果 :该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 (P<0.05) ,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 ;该药对球菌的作用相对较明显 ,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显著。结论 :该药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菌作用 ,但对肠道菌群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