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价经皮电刺激治疗术后创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术后创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电刺激(TENS)组及对照组,各46例,创口长度约5~30 cm,深度约2~10cm,两组患者均在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将各项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紫外线,TENS组加用经皮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7日1个疗程,两疗程.结果 TENS组痊愈35例(76.1%),对照组痊愈26例(56.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S组平均愈合时间20.1 d,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4.0 d,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电刺激治疗术后创口愈合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资料326例,对其中发生的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8例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其中发生在血管穿刺时2例,拔除鞘管时2例,拔除鞘管后4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时应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旦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6例UAP患者,静脉滴注地尔硫[艹卓]剂量从100μg/min至最大用量200~300μg/min持续静点48h,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24h心电图测定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血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6例UAP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其中18例患者在用药开始后48h内未在发作。临床有效率为94.4%;24h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心率及血压较前明显下降,其中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出现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均在减慢滴注速度后恢复。结论:短期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UAP症状.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4.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从小剂量给药分级递增直至最大耐受量,监测用药后心功能、心肌耗氧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患者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6%,心肌耗氧量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卡维地洛是一种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的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停用血管扩张剂1周,在使用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的基础上,口服依那普利5~10mg,b id,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分别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超声心功能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测定及运动耐量检查。结果治疗后44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79%,超声心功能测定LVS、LVD较前明显缩短,LVEF增加(P<0.05),E/A比值增大(P<0.01),6m in步行试验明显好转(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好转(P<0.01)。结论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一次或多次短暂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可明显增强心肌对较长时间持续性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耐受能力称为缺血预适应。实验表明: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能够延迟缺血所造成的致命性细胞损伤,缩小梗死范围,使梗死后的心功能得以维持[1]。本文回顾分析了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临床角度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1994年1月~1999年3月在我院住院资料较完整的心肌梗死患者共105例,其中男76例,女39例,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病史。将病例分为有缺… 相似文献
57.
保证患者治疗无痛是牙髓治疗的重要问题。在一些病例中,单独应用局麻药不能获得完全麻醉。根管内根尖麻醉技术在不可逆性牙髓炎患牙行切髓术时可补充采用。 患牙开髓后,如根管锉插进根管中部时有疼痛,可采用一只10~#或15~#锉,锉尖将20%苯佐卡因液(药液量约等于棉尖大小)棉尖置入根管内,转动一圈再上下提插,将麻醉液留置在根管中,如根管中未完全麻醉, 相似文献
58.
根管治疗失败牙的细菌学分析和保存性再治疗的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管治疗失败常与根尖部根管中存在的细菌感染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根管治疗失败牙再治疗后的成功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研究再治疗牙中存在的细菌菌丛。 作者将54个根管充填后无症状但X线片显示根尖周病变的牙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常规再治疗。去根充料后,对每个根管进行细菌采样并暂封洞口;7d后会暂封料,再进行细菌采样,根管经清理、冲洗、用Ca(OH)_2糊剂充填,洞口用ZOE暂封;1~2周后第3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脊柱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CT和MRI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9年5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原发性脊柱pPNETs患儿临床资料及CT/MRI资料,男5例,女5例;年龄14个月~14岁。患儿均行CT扫描,其中CT增强扫描3例;9例患儿行MRI扫描,其中6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肿块位于胸腰椎6例,位于腰骶椎4例。肿块呈不规则形,其中9例累及椎管内外,相应椎间孔增大,1例位于椎管内;肿块最大截面大小12 mm×17 mm~92 mm×65 mm;CT示肿块呈等密度,MRI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抑脂后呈高信号;3例肿块密度均匀,7例混杂密度,7例伴有囊变坏死,4例伴钙化,1例伴出血,增强后3例中度均匀强化,7例轻度环形强化;肿块内未见肿瘤小血管。8例伴有相应椎体骨质破坏,呈溶骨性破坏,骨质破坏程度较轻,其中5例累及椎体附件,其中1例累及邻近肋骨;另外,1例表现为椎体略变扁,1例未见骨质破坏;所有病例均未见骨膜反应及椎间盘破坏。结论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