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肿瘤学   1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通过胎盘对动物胚胎及仔鼠肝脏正常发育与功能变化的影响,我们分别给妊娠11d、13 d、15 d、17 d及19 d的Swiss种小白鼠皮下一次性注射乌拉坦1mg/g bw,用酶组化方法检查不同时期胚胎肝及新生仔鼠肝脏几种酶的变化。对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三磷酸腺苷酶(ATPase)、5’-核苷酸酶(5’-Nase)、碱性磷酸酶(AKP)、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糖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在肝内分布及质与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在不同妊娠时期,这种化合物对胚胎及生后仔鼠肝脏酶活性均有明显影响。而且在给药后第3天这5种酶均有明显改变,尤以肝细胞酶形成期接受致癌剂后改变更明显。有意义的是G-6-Pase、ATPase、5′-Nase、ALP及糖原呈现规律性变化。可能反映了这类致癌(畸)性化合物在诱发动物产生形态学明显的肿瘤或畸形之前,肝细胞内某些酶的生成与正常调控已先有改变。  相似文献   
62.
颅内肿瘤γ-刀治疗后病理改变(附3例报告)郭怀荣张晓宁郝玉军陈朝伦刘文杰近来我院遇到三例颅内肿瘤病人,行γ-刀治疗后半年因症状进行性加重而手术,现将术中所见及病理改变报告如下:例1:男,汉族,60岁。干部。因右额颞部胶质瘤伴癫痫行γ-刀治疗后10个月...  相似文献   
63.
目的检测新疆不同民族贲门癌与非癌良性组织中HPV16/18与p53的异常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3例贲门腺癌和21例非癌组织的HPV16/18、p53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1)HPV16/18、p53在93例贲门腺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4.41%(32/93)、75.27%(70/93),在贲门非癌良性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21)、4.76%(1/21).它们的阳性率在癌和非癌组织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之间HPV16/18、p53阳性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53 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V16/18的阳性表达与贲门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4)贲门腺癌中HPV16/18与p53间未发现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1)HPV16/18蛋白和p53的异常表达在贲门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p53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民族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别.(3)p53 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