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肿瘤学   1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非小细胞肺癌瘤组织与局部淋巴结内S_(100)阳性树状细胞的定量分析研究张道奎,李应珍,陈朝伦新疆医学院第一附院肺科,新疆医学院第一附院病理科(乌鲁木齐830054)我们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肿瘤及淋巴结进行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将S100...  相似文献   
42.
肺癌p53、nm 23-H1基因表达与S-100+DC浸润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 p5 3、nm2 3- H1 基因异常表达及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辅助细胞 S- 10 0蛋白阳性树状细胞 (S- 10 0 + DC)浸润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L SAB法 )检测 6 1例肺癌标本组织中 p5 3、nm2 3- H1 蛋白表达及 S- 10 0 + DC浸润情况 ,以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 :肿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 5 .90 % ,而正常肺组织无阳性表达 ;肿瘤组织中 nm 2 3- H1 蛋白表达阳性率 (6 7.2 1% )与正常肺组织表达阳性率(90 .0 0 %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原发灶肿瘤组织中 nm 2 3- H1 蛋白表达阳性率 (46 .88%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 (89.6 6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分化及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 nm2 3- H1 蛋白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及分化之间无相关性 ,而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 .0 5 )。I期腺癌原发肿瘤组织 S- 10 0 + DC浸润密度均数 (9.1个 / HM)低于 、 期腺癌 (13.2个 / HM) (P <0 .0 5 )。结论:p5 3、nm2 3- H1 基因异常表达是肺癌发生转移中的重要事件。p5 3蛋白检测可以用于肺癌诊断 ;nm2 3-H1 基因是肺癌的转移抑制基因。肺癌组织 S- 10 0 + DC浸润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2例人肝泡状棘球蚴(Em)及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瘤旁肝组织内S-100~+DC、CD_(68)~+细胞(巨噬细胞)、OPD_4~+细胞(T辅助细胞)及CD_(20)~+细胞(B淋巴细胞)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S-100~+DC、OPD_4~+细胞及CD_(20)~+细胞在Em组均明显高于海绵状血管瘤组(P<0.05);(2)在Em组中OPD_4~+细胞数量多于CD_(20)~+细胞数(P<0.05);(3)S-100~DC数与OPD_4~+细胞呈负相关(r_s=-0.5818,P<0.05)。提示S-100~+DC在人肝Em的免疫反应中有某些作用,其作用环节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44.
原发于松果体的肿瘤虽不多见,但其名称与分类很混乱。Krabbe(1916)首次称松果体实质细胞的肿瘤为松果体瘤。在胚胎早期,松果体由未分化的小圆细胞与大型成熟细胞组成镶嵌状结构的团块,很多人便以颅内大小两型细胞具有所谓镶嵌结构作为诊断松果体瘤的依据。松果体以外的此类颅内肿瘤称为异位松果体瘤。后经深入研究,发现松果体细胞瘤并不具有这种特征。Russell(1944)认为颅内这种两型细胞的肿瘤是非典型畸胎瘤;Friedman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新疆民、汉族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p53 蛋白及PCNA 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3 例喉乳头状瘤(维吾尔族33 例,汉族30 例),83例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维吾尔族27 例,哈萨克族4例,汉族52 例),20 例声带息肉(维吾尔族10 例,汉族10 例)分别进行检测。结果:(1)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突变型p53 蛋白阳性率为62.7% (52/83),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的28.5% (24/63)和声带息肉的0.0% (0/20)(P均< 0.005),且与临床分期无关,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PCNA的阳性率在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57.8% (48/83)高于喉乳头状瘤的33.3%(21/63)和声带息肉的0.0% (0/20)(P< 0.005),并与临床分期有关,Ⅳ期明显高于Ⅰ期(P< 0.05),民、汉族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3)经半定量分析,喉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p53蛋白及PCNA 表达的阳性细胞密度及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P< 0.05)。结论:(1)p53基因突变使p5  相似文献   
46.
HPV感染在新疆食管癌发生中的病理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探索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对82例新疆不同民族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HPV16/18蛋白的检测.结果:82例食管鳞癌中HPV16/18总阳性率为35.37%(29/82),其中HPV16阳性率为23.17%(19/82),HPV18阳性率为12.19%(10/82);维吾尔族HPV感染率较高,为61.90%(13/21),与哈萨克族30.43%(7/23)、汉族25.00%(8/32)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新疆食管癌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p53、bcl-2蛋白和PCNA的异常表达在不同民族贲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该病的发病学环节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0例贲门腺癌和21例非癌组织的p53、bcl-2、PC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90例贲门腺癌中p53、bcl-2蛋白、PCNA的表达检出率分别为75.56%(69/90)、87.78%(79/90)、97.78%(88/90);这些指标在贲门非癌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检出率分别为4.76%(1/21)、52.38(11/21)、0%(0 /21) 。阳性表达率在癌和非癌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贲门腺癌中bcl-2与p53蛋白之间未发现有相关关系(P>0.05)。bcl-2与PCNA相关(P<0.05)。结论:(1)突变型p53、癌基因bcl-2和PCNA的异常表达在贲门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贲门癌组织中p53、bcl-2、PCNA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民族分布方法无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48.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以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PHG29例和慢性胃炎(CG)32例患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空腹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空腹血浆ET含量.内镜检查时取胃粘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的变化.结果①PHG组血清NO含量289.06μmol/L±140.19mool/L较CG组169.69μmol/L±56.29μm01/L明显增高,t检验,t=3.9398(P<0.05).②胃粘膜iNOS,cNOS阳性表达均较CG组高,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U=2.20088(P<0.05).③PHG组血浆ET含量7.44pg/mL±5.50pg/mL较CG组17.94pg/mL±8.05pg/mL明显降低,t检验t=6.2196(P<0.05);NO与ET含量做直线相关分析r=0.3601(P>0.05).④重型PHG血清NO含量较轻型增高,ET也较轻型增高,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性(P>0.05).PHG轻重两型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无关,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密切相关,计数资料相关分析x2=18.7854(P<0.0001).结论血NO升高在PHG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胃粘膜iNOS,cNOS活性增高是血中一氧化氮升高的重要来源.低水平血浆ET含量对门脉高压的高动力循环起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抑癌基因P53的突变、被降解或丢失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这种变化的规律及其调控环节,可为肿瘤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可靠的分子病理学依据。方法:对人1 673例不同恶性肿瘤及764例不同良性病变分别进行单克隆抗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LSAB法)。结果:恶性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率56.1%(939/1 673),良性病变7.85%(60/764),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01);在恶性肿瘤中,鳞癌阳性率62.9%(387/615)、腺癌55.9%(320/572)其他恶性瘤(包括颅内原发肿瘤,黑色素瘤,骨肉瘤、生殖细胞瘤等)47.7%(232/486)均分别高于相应组织的良性病变,相差极显著(P<0.001);恶性肿瘤中,以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的阳性率81.0%(47/58)最高,而恶性程度很高的颅内髓母细胞瘤最低,仅3.9%(2/51);良性病变以喉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结肠腺瘤或及不典型增生病变阳性率较高,可达16%。但良性瘤变中P53蛋白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与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其阳性率高达40%(6/15)。虽然阳性细胞数稀少也应重视。结论:①P53基因突变或其他异常改变在人细胞恶性转化与肿瘤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②不同类型肿瘤P53蛋白变化的差异,反映了多种不同癌基因或及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的不同作用。髓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是P53基因以外的基因异常调控的结果;③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可检测细胞原位的基因或其调控分子异常改变;对肿瘤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都是很有用处。  相似文献   
50.
c-erbB-2、H-ras p21、p53及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癌周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c-erbB-2、H-rasp21和p53癌基因蛋白及PCNA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erbB-2、H-rasp21、p53及PCNA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分别为70.0%、68.0%、46.0%及82.0%;在癌周肝组织中分别为22.0%、64.0%、4.0%及52.0%;正常肝组织中(除H-rasp21外)未见表达,且癌组织与非癌组织(H-rasp21除外)及正常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且二者的表达有高度的相关性(P<0.005),在癌、癌周肝组织中,2种以上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总率分别为144.0%、12.0%,癌基因蛋白与PCNA同时表达总率分别为150.0%、84.0%。提示肝癌的发生是由多种癌基因独立并协同作用伴有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