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邹文孝  韩璞  方先  陈曼娥 《重庆医学》2003,32(2):246-247
在我院 1992年 6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因其它疾病住院的癫痫患者中 ,发现药物诱发癫痫患者痫样发作 1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患者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2~ 74岁 ,癫痫病史 6个月~ 18年。原发性癫痫 9例 ,继发性癫痫 7例 (脑外伤性癫痫 3例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2例 ,脑炎后遗症 2例 )。所有患者均以强直一阵挛发作为发病形式 ,12例长期服用卡马西平抗癫痫治疗 ,4例则服用苯妥英钠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前 3个月内均无发病。 16例患者中 ,患肺结核 5例 (异烟肼 0 3g ,每日 1次 ) ,喘息性支气管炎 3例 (氨茶碱针…  相似文献   
32.
有关急性脑血循环障碍与机体内分泌功能变化相关研究日渐引起关注。本文采用我科成功建立的全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监测动物血浆、脑匀浆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生长激素(Grouth Hormone,GH)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急性全脑缺血及再灌流过程中,SS-GH轴应变总体效应反应活跃而敏感,显然与  相似文献   
33.
内皮素(ET)作为一种神经介质参与多种脑功能调节,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血管内,而且分布在神经细胞内.脑血管疾病血浆内质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已有报道,但有关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自1999年1月至2001年7月,通过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改变,探讨VD患者ET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实验性脑出血胃局部胃泌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时胃泌素的变化及其在脑-胃肠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免疫法测定胃粘膜局部胃泌素含量。结果 脑出血后胃粘膜局部胃泌素含量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后24h达峰值。结论 急性脑出血时,胃泌素分泌增多,活性增强,通过作用于胃粘膜G细胞促进胃酸分泌以及使胃肠运动紊乱,加重脑-胃肠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5.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特发性甲旁低”,是一种原因不太明确的内分泌疾病,并不罕见。由于本病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故常常被误诊。为引起充分注意,本文就一例误诊四年的特发性甲旁低报告如下: 患者男,30岁,工人。因反复发作多种形式抽搐4年,于1984年5月5日入院。 1980年1月一次疲劳后突然四肢抽搐、意识障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stromalcell,MSC)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成年大鼠MSC。利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利用穿梭箱、水迷宫试验、ELISA方法检测注射MSC后30,60d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BDNF和NGF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D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游泳时间、错误次数和盲端时间,在造模后30和60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静脉注射MSC后30和60d,VD大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造模后30,60d大鼠脑BDNF含量犤(96±27),(108±26)ng/g犦,NGF含量犤(73±22),(89±24)ng/g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犤(51±13)ng/g,(36±11)ng/g犦,P<0.01;注射MSC后30,60d大鼠脑BDNF含量犤(180±46),(185±5)ng/g犦,NGF含量犤(115±29),(108±34)ng/g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静脉注射MSC可显著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组织BDNF和NGF含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兴奋性氨基酸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的影响及氟桂利嗪在其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皮质神经元,建立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细胞模型,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形态学观察了解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用台酚蓝排斥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并观察氟桂利嗪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经谷氨酸处理的神经元较对照组损伤明显加重,氟桂利嗪干预组较损伤组神经元死亡明显减轻。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对皮质神经元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氟桂利嗪对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胃动素是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活性多肽。由小肠的EC_2细胞合成和分泌,也存在于神经组织、下丘脑、大脑皮层、小脑和垂体中。所以又称胃动素为脑—肠肽激素。胃动素系脑肠肽激素中的一种,至于它在脑血管中的活性变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索IL-1和抗Mac-1(CD11b/CD18)抗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方法利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IL-1和抗Mac-1抗体对脑缺血后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IL-1可加强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抗Mac-1抗体对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有抑制作用。结论IL-1可以通过加强粒细胞的粘附而致伤组织,抗粘附分子抗体可能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