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意外损伤的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4 116例意外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意外损伤患儿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4.35% (4 116/94 579).男女之比为2.01∶1.意外损伤前3位病因分别是意外跌伤(30.73%,1 265/4 116)、交通事故(23.71%,976/4 116)和意外坠落( 11.59%,477/4116).意外跌伤主要见于1岁以上儿童,交通事故主要好发于4~7岁儿童,而意外坠落伤则主要见于l岁以内婴幼儿.其中病死率最高的前3位意外损伤原因分别是气道异物、溺水和中毒.意外损伤的好发部位为骨关节.结论 儿童意外损伤已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应根据儿童各年龄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2.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d-1、VEGF-C和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d-1、VEGF-C和EGFR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0例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d-1、VEGF-C和EGFR蛋白表达。结果Id-1、VEGF-C和EGFR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0.01),Id-1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1,P0.05,P0.05);VEGF-C和EGFR阳性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Id-1与VEGF-C和EGF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25,P0.01;rs=0.313,P0.008)。结论Id-1蛋白参与VEGF-C和EGFR调控,指示其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组,每组20只。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膈肌超微结构,测定膈肌线粒体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reduc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oxidase,NOX)、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CO)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膈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形成空泡,肌原纤维走向紊乱,局部肌丝溶解消失。各治疗组膈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以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的作用为最优。模型组NOX、SDH、CCO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黄芪建中汤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COPD大鼠膈肌线粒体NOX、SDH、CCO活性(P0.05,或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可明显修复COPD模型大鼠膈肌线粒体结构,剂量依赖性地升高膈肌线粒体NOX、SDH、CCO活性,从而延缓COPD的进程。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ψm)、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100)。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加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从模型组中选出大鼠80只,再随机分为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和生理盐水组。给药8周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光镜下观察肺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见肺气肿病理形态变化,黄芪建中汤可明显改善COPD模型组支气管壁和肺泡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张融合等病理改变;COPD模型组大鼠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肺脏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次序为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金水宝胶囊组>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与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与金水宝胶囊组,金水宝胶囊组与黄芪建中汤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培土生金法治疗,不仅对COPD大鼠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对COPD稳定期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5.
面肌痉挛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可由外伤、化脓性炎症等引起。早期是一侧眼睑开始不自主跳动,逐渐变为一侧面肌抽搐,激动、紧张时抽搐加重。针刺治疗面肌痉挛已得到国内外认可,我科室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法治疗本病已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正吸入性肺损伤是由化学物质、热力或是两种损伤因素都存在的状况下,导致肺和支气管受损而引起的。本病不仅能对气道产生直接的刺激,同时还会导致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发生病变。由于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表现具有发展迅速的特征,故患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安徽省中医院张念志博士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载,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呼吸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师诊病1年,  相似文献   
57.
58.
陈晶晶  文美  毛华  李羚  刘廷筑 《贵州医药》2005,29(8):699-700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国内外有关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报道陆续增多。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分支解剖学变异,绝大多数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近年国内外均有报道冠状动脉肌桥重时可致猝死口’、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引起临床工作者广泛重视。而其发生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不清,治疗亦有不同意见。我院于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伴随临床症状的冠脉肌桥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精神科心身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及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起心身病房加入优质护理活动,通过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的需求,结合精神科专业特色,从培训和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着手,实行医护共同交班制、共同查房制、开展思维纠正和行为训练、加强康复指导等措施建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对优质护理的效果以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对优质护理的希望与要求集中反映在主动热情服务、沟通好、康复治疗效果好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心身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和体验,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达到患者、医生、护士共同满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0.
余建英  罗珊霞  陈晶晶  黄亚林  刘黎 《护理研究》2011,25(23):2126-2127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科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自2010年2月起开始筹备,7月加入优质护理试点病房的行列。经过5个月的试点工作,护士工作责任感、护理工作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