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正>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发烧伴恶心呕吐5天入院。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烧,T38-40℃,伴发冷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经静点双黄连及病毒唑4天仍是发烧而入我院。查体T 38℃、P 20次/min、R 16次/min、BP 17/9.3kPa,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上感给予口服双黄连,静点悉复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性,79岁。1998年(6年前)行肾结石手术后,他人发现其工作能力下降,经常找不到办公用品(如处方及医用表格等),反复问药品名称,开出的处方均为同一种药。1999年发现其生活能力下降,不会使用电熨斗、洗衣机,而来我院就诊。查头颅CT正常,未作特殊治疗。2000年初,性格变化,挑剔、自私、孤僻,外出迷失方向。2001年10月无故傻笑,逐渐走路缓慢,门诊检查发现其反应迟钝,近记忆力差,患者拒绝作进一步检查。曾服脑复康、丹参等药无效。2002年4月2日晨起床时从床上坠落,大小便失禁。头颅CT示:左额骨骨折、左额叶血肿、左侧外侧裂池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性脑改变,以脑出血收入院。  相似文献   
33.
通过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恢复脑内多巴胺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金标 准疗法。补充左旋多巴改善了PD 运动症状,但长期用药对PD 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的影 响仍然是一个争议很大且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对左旋多巴导致LID 危险因素分析不尽相同,很多因 素都是相互影响的。该文将综述LID 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从而在诊治过程中尽量避免并干预危险因素,及早 预防和减少LI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及其与脑电图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6-01/2009-01收治癫痫患者7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发作后1 h、24 h血清TNF-α和IL-2水平, 同时做常规脑电图检查, 研究患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发作后1 h、 24 h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2例癫痫患者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9, P<0.01);癫痫组患者发作后1 h脑电图异常率为80.6%(58/72), 发作后24 h为68.1%(49/72), 发作后1 h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发作后24 h (P<0.05);癫痫发作后1 h及24 h, 脑电图异常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患者表达水平(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且离癫痫发作期的时限越近, 血清TNF-α和IL-2的水平越高, 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脑电图改变与TNF-α及IL-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以瘤样脱髓鞘病变(TDL)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改变。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以TDL为首发表现的M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影像学表现主要为颅内巨大病灶、T2WI高信号、明显占位效应伴周围水肿等,多为单向病程,病理学改变与MS有交叉,可向MS转变。结论:TD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TDL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相关,影像学特点与经典的MS类似,病理学改变与经典的MS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1例多年随访的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脑梗死,对其历年影像进行分析,复习文献,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可能是本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病因。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阐明后循环梗死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61例资料。结果患者常见的症状头晕(54.1%)、偏侧肢体无力(45.9%)、恶心及呕吐(39.3%)和言语不清(31.1%);少见症状为视物成双(4.9%)、抽搐(4.9%)及记忆障碍(4.9%)。常见的体征为单侧或双侧肢体运动障碍(45.9%)、共济失调(29.5%)、交叉性瘫痪(3.3%)和眼球活动障碍(4.9%)。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2.1%)、高脂血症(63.9%)、糖尿病(36.1%)、既往卒中史(31.2%)及心脏病(27.9%)。结论后循环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偏侧肢体无力、恶心及呕吐、言语不清,常见体征为肢体运动障碍,高血压为后循环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体征有助于后循环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患者组,在门诊健康查体的人群中随机选出5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7和14 d GFAP和TNF-α血清浓度。结果 GFAP和TNF-α血清水平在脑梗死发病第3、7和14天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高峰时间均在发病第7天。GFAP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相关性,而TNF-α血清浓度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GFAP和TNF-α血清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GFAP和TNF-α参与了脑梗死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血管性痴呆的CT与SPECT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 CT和 SPECT检查了解血管性痴呆和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的不同影象表现 ,评价两者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 DSM- 4有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的患者 45例和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 30例 ,完成 CT,SPECT检查。结果 :VD患者 SPECT阳性检出率高出 CT,CT以半卵圆中心 ,基底节 ,丘脑多发性病灶 ,双侧或 /和左半球病灶 ,大容积 ,大多伴有脑萎缩改变 ,SPECT表现以区域性脑灌注减低或缺损 ,皮质额颞顶叶大片状放射缺损多见 ,少部分表现弥漫性放射分布稀疏 ,在检查脑血流灌注障碍方面 SPECT较 CT敏感。结论 :CT,SPECT检查结合有助于 VD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