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6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612篇
预防医学   38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06篇
  3篇
中国医学   220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一直是图书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回顾了2004年以来全国部分医学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选题,以选题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归纳了选题的特征、对象以及方法,总结了医学图情人才队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医学图情硕士生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分别给予NOAC(NOAC组,42例)或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VKA组,58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OAC组,利伐沙班治疗者30例,达比加群治疗者12例,3个月时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9.0%。所有VKA组患者均使用华法林治疗,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3.8%,与NO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栓塞事件和致死性大出血事件,仅VKA组有2例胃肠道出血,对症治疗后即好转。结论:NOAC可考虑作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的临床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大部分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心肌炎、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等。该文主要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4.
75.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二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现状及监测情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 21.0 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43家,96.6%的医院CSSD为集中管理,5家医院CSSD周围环境有污染源或建在地下或半地下|80%的三级医院有高级职称人员,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01)|部分设备设施如水处理设备、超声清洗机等配置比例偏低,三级医院配置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P<0.05)|9家二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不规范。结论 西安地区医院CSSD集中管理情况尚佳,但部分建筑布局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清洗相关设备设施配置率偏低,信息追溯和常规监测仍有待规范。同时,二级医院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9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9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便潜血[OR=4.517,95%CI(1.440~14.163)]、体重指数[OR=0.834,95%CI(0.735~0.947)]、血红蛋白浓度[OR=0.970,95%CI(0.946~0.994)]、院前使用抗生素[OR=2.957,95%CI(1.076~8.130)]及使用抗生素种类[OR=2.148,95%CI(1.146~4.026)]是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风险曲线下面积为0.779;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 χ2=1.413,P=0.994)均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的风险。结论 该研究基于大便潜血、院前使用抗生素、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浓度、使用抗生素种类数这5项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预测抗生素药物相关腹泻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自溶素片段AtlM重组蛋白( rAtlM),初步探讨其体外抗菌效应。方法根据GenBank 中金黄色葡萄球菌atlM基因序列( AC:D17366)设计合成特异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相应的序列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а(+)/atlM,经由IPTG诱导后通过等电点洗脱技术获取纯化的rAtlM;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rAtlM对ATCC25923及其苯唑西林诱导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体外试验测定rAtlM对ATCC25923菌株及其耐药株的抗菌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а(+)/atlM,表达的重组蛋白AtlM对ATCC25923标准株和耐药株的MIC分别为8μg/ml和64μg/ml。体外抑菌试验显示rAtlM作用于ATCC25923标准株和耐药株1 h后即对细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P值分别为0.004和0.026),对标准株作用持续到5 h测定点(P=0.012),对苯唑西林耐药株作用持续到3 h测定点(P=0.001),5 h后与未加药物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结论50μg/ml的rAtl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及苯唑西林耐药株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作为抗菌药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011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9.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1岁,以“头晕、饮水呛咳、吞咽困难2日”之主诉于2020年6月5日入院。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不适,伴行走欠平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视物旋转,无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当日上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继之意识模糊,呼之不应,紧急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维持呼吸。既往史:2型糖尿病3年,自服二甲双胍调控血糖,血糖控制不详;高血压病4年,最高达220/110 mm 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详;10余年前因“饮水呛咳、吞咽受限、右侧肢体无力”诊断为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力弱后遗症。  相似文献   
80.
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干预前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配置输注规范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为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输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收集PIVAS药师干预前后6个月,我院用药频次为bid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使用例数及配置输注批次、用药时间间隔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我院使用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共11个品种,其中以头孢呋辛用量最多(干预前后分别占比26. 27%及24. 22%);干预前,该类药物bid处方共4 914例,其中不规范输注(时间间隔少于3 h)的有502例(10. 02%),干预后该比例仅为1. 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IVAS药师的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不规范输注比例,临床应更加重视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