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46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115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238篇 |
预防医学 | 57篇 |
药学 | 106篇 |
中国医学 | 70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鹿茸口服液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鹿茸口服液对青年及老年小鼠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观察口服鹿茸口服液对小鼠肝RNA和蛋白质含量及^3H-Uridine和^3H-Leucine掺入的影响。结果:鹿茸口服液可明显增加老年小鼠肝RNA和蛋白质含量及[^3H]Uridine和[^3H]Leucine掺入RNA和蛋白质,作用明显强于青年小鼠。结论:鹿茸口服液对老年小鼠RNA和蛋白质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维持细胞内蛋白构象稳定与功能正常所必需的分子伴侣。近年来随着Hsp90特异性抑制剂不断发现,其在肿瘤发生与治疗中的作用正被逐渐揭示,使之成为目前最有希望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之一。现对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β-肾上腺素能药物对人离体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的影响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人离体嗜中性白细胞研究新型β1-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和兰地洛尔)和β2-受体激动药(舒喘宁)对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定3种肾上腺素能药物对3种刺激荆介导的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量。抗原抗体法检测丝氨酸或苏氨酸磷酸化。结果:艾司洛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介导的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兰地洛尔增加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介导的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舒喘宁呈浓度依赖性抑制fMLP和佛波豆蔻醚乙酸盐(PMA)介导的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艾司洛尔抑制从介导的嗜中性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与其抑制嗜中性白细胞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磷酸化是一致的。结论:β-受体药对嗜中挫白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的影响与β-受体和被阻滞的强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与舒乐安定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同时有睡眠障碍患者239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16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14天,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中医药对患者入睡困难的疗效明显,对早段失眠症状的减分亦比较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达到患者的生理睡眠要求,其有效率为80.5%(99/123例),总体疗效优于舒乐安定组[66.4%(77/116例),P〈0.05];同时随着睡眠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DBP和SB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目标血压(〈140/90mmHg)的达标率[53.7%(66/123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9.7%(46/116例),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有显著疗效,且其疗效优于舒乐安定。同时改善患者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提高老年人非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upp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VUGB)的早期识别水平。方法 利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检索某医学中心2015-01至2017-01所有以“上胃肠道出血”为出院诊断的病历资料,对符合条件的病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患者的诊断线索、病因及共存病特征。年龄≥60岁为老年组,18~59 岁患者为非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呕血、黑便、呕血+黑便及低血容量状态为诊断上胃肠道出血的主要线索,其中老年组呕血比率15.2%(23例)显著低于非老年组23.4%(26例)(P<0.01),而低血容量状态比率10.6%(16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0%(7例)(P<0.05)。老年组前三位病因依次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非老年组依次为上消化道肿瘤、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老年组(134/151)共存病显著多于非老年组(78/112)(P<0.01)。结论 老年人NVUGB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共存病多和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早期胃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肠息肉679例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息肉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 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3 680例肠镜检查者中,发现大肠息肉679例,其中男468例,女211例,检出率18.45%; 好发年龄以30~69岁为主,占80.41%;炎性、增生性、腺瘤性、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分别占33.87%、32.11%、31.37%、1.77%、0.59%;息肉部位分别为直肠34.18%、乙状结肠23.12% 、降结肠14.96%、横结肠12.13%、升结肠11.49%、盲肠4.11%.679例大肠息肉患者中有30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4.42%.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分别为5.88%、4.21 %、23.08%.息肉直径≤1.0 cm,无癌变发生;1.1~1.9 cm息肉,癌变率4.24%;≥2.0 c m息肉,癌变率21.37%.结论 3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年龄大于50 岁为危险因素,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 cm息肉、绒毛状腺瘤容易癌变 ;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切除,并应建立良好的随访机制,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实验小鼠脑内包囊的时空分布特点,为探讨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情志和行为改变提供病理基础。方法弓形虫PRU株经口感染小鼠,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在显微镜下计算前额、海马、丘脑、小脑和杏仁核部位的包囊个数,然后随机选取上述部位的5个视野拍照,计算包囊的平均密度,并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脑组织包囊密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弓形虫感染30和90d时,HE染色和免疫组化后显微镜观察发现,小鼠不同位置弓形虫包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丘脑的包囊密度最大,其次是前额皮质、海马、杏仁核,小脑的包囊密度最小。丘脑的包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4个脑区(P〈0.01),小脑的包囊密度显著低于其它4个部位(P〈0.01),而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所含的包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形虫感染1个月时,杏仁核包囊密度明显低于感染3个月(F=18.314,P〈0.001),但是小脑的包囊密度高于感染3个月(F=18.314,P〈0.001)。结论弓形虫包囊在慢性感染小鼠不同脑组织内的分布具有时空特异性,这可能是其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