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75篇
  免费   4061篇
  国内免费   2608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857篇
妇产科学   439篇
基础医学   3702篇
口腔科学   860篇
临床医学   11355篇
内科学   6464篇
皮肤病学   727篇
神经病学   1771篇
特种医学   30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5972篇
综合类   25071篇
预防医学   10071篇
眼科学   774篇
药学   9964篇
  92篇
中国医学   9872篇
肿瘤学   2348篇
  2024年   443篇
  2023年   1783篇
  2022年   1639篇
  2021年   1377篇
  2020年   1511篇
  2019年   1720篇
  2018年   1617篇
  2017年   1098篇
  2016年   1465篇
  2015年   1568篇
  2014年   4432篇
  2013年   3207篇
  2012年   3743篇
  2011年   4022篇
  2010年   3962篇
  2009年   3950篇
  2008年   3739篇
  2007年   3876篇
  2006年   3726篇
  2005年   3750篇
  2004年   3552篇
  2003年   3135篇
  2002年   2592篇
  2001年   2576篇
  2000年   2920篇
  1999年   2892篇
  1998年   2685篇
  1997年   2761篇
  1996年   2651篇
  1995年   2443篇
  1994年   2143篇
  1993年   1597篇
  1992年   1501篇
  1991年   1404篇
  1990年   1250篇
  1989年   1070篇
  1988年   538篇
  1987年   522篇
  1986年   478篇
  1985年   435篇
  1984年   341篇
  1983年   372篇
  1982年   354篇
  1981年   239篇
  1980年   177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再次肝移植治疗移植肝失功能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再次肝移植治疗移植肝失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施行22例再次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讨论。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分别为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12例)、移植术后肝癌复发(4例)、肝动脉栓塞(2例)、肝动脉狭窄(2例)以及乙肝复发(2例)。再次移植率为3.62%,供肝植入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8例随访至今分别存活21、14、8、3个月各1例,12、1个月各2例;14例存活2周到28个月不等。首次肝移植术后8~30d行再次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病死率最高,为66.7%;1年内死亡10例,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60%)。结论 再次肝移植是移植肝失功能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钻研手术技巧,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以及围手术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提高再次肝移植病人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2.
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4年间102例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评价不同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转移H1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44%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肝转移H2的胃癌病例姑息切除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13%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肝转移H3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5%、13%和0,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有或无腹膜转移的病例,其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肝转移H1的胃癌患者,无论伴与不伴腹膜转移,均应尽量行姑息性切除手术。肝转移H2、H3的Ⅳ期胃癌患者行切除性手术无益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3.
陈淑芳  刘学云 《中原医刊》2004,31(24):52-53
自发性气胸是肺结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并发于其它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炎、哮喘、尘肺和肺部肿瘤等常见病症之一。来势凶猛,常突然急性发作,如急救措施不得当可迅速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处理要及时、果断、分秒必争,在症状及体征典型时不必过分依赖X线检查,应尽快排气减压,解除肺部压迫症状,恢复心肺功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4.
目的分别构建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羧基端截断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转录激活功能及对宿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3对寡核苷酸引物,以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分别扩增HBVX基因、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用HindⅢ,KpnⅠ双酶切HBVⅩ基因;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后,分别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JM109,提取质粒,分别用上述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重组体显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BVX基因、羧基端截断的HBV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转录激活蛋白HBx、MHBst78MHBst155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5.
宫颈糜烂与癌前期病变及癌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林巧稚报道,宫颈糜烂的癌发生率为0.73%,无糜烂癌变发生率为0.1%,二者相差7倍。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治疗的方法除局部用药,还有电灼、冷冻、激光和锥切等多种^[1]。我院在2000年1月之前,运用冷冻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一定疗效,但仍存在创面愈合慢,治疗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6.
关于内镜鼻窦手术后期随访遭遇的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科2000年以来依照Messerklinger技术开展内镜鼻窦手术300余例,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我院为地市级医院,服务对象主要为县、乡级患者,术后随访换药意识差,许多患者术后随意就近选择医院换药,而某些医院的医生在接诊术后随访患者时,忽略了这些患者没能按期换药、清洁鼻腔鼻窦的特殊性,信口答题,有些解答完全违背了内镜鼻窦术后转归规律,引起患者误解,增加医患矛盾。现就经常出现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7.
小腿因耕田机绞扎伤而致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基层医院屡见不鲜,其治疗方法繁多,但效果不尽人意。1998~2003年,我院收治33例耕田机所致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8.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9.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HD-SM)在晚期癌症病人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2例晚期癌症病人作为治疗组在化疗过程中使用HD-SM,同时以单纯化疗28例患者作对照组(化疗过程中仍采用除SM之外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完成情况及疗效,并评价HD-SM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均能如期完成4周期的化疗计划,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近期疗效满意(87.5%),而对照组仅完成1周期的治疗.结论:HD-SM对恶性肿瘤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恶性肿瘤的辅助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