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比较等渗与低渗碘造影剂对慢性肾脏患者的肾毒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Direct、ISI Web of Knowledg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等渗与低渗碘造影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安全性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0月,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14个RCT,3079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渗造影剂(Indixanol)比低渗造影剂(Iohexol、Iopromide、Iopamidol、loversol、Ioxaglate、Iomeprol)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更小,两组CIN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0.60,95% CI:0.41 ~0.87,P=0.007),其中对Indixanol与Iohexol、Indixanol与lopromide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18,95% CI:0.06~0.50,P=0.001;RR=0.47,95% CI:0.23 ~0.99,P=0.050),但对Indixanol与Iopamidol、Indixanol与Ioversol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 CI:0.72 ~1.83,P=0.56;RR =0.82,95% CI:0.55 ~1.22,P=0.330).结论 与LOCM相比,IOCM具有更低的CIN发生率,肾损伤的风险更小,但等渗造影剂的相对安全性可能因低渗造影剂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和舒洛地特治疗观察组(C组),另选择体检中心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A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与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C组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舒洛地特液治疗12周后,C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降低,与治疗前以及B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以及B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舒洛地特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状态,且不影响其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三金片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清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各30例作为三金片治疗组(T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C组),另设健康成人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N组)。分别观察治疗效果及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三金片治疗组近期痊愈率(56.7%)明显高于抗生素治疗组(30%),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抗生素治疗组(70%)(P<0.05)。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外周血IL-6和IL-8升高,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以上指标有变化,但是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T组患者经三金片治疗后外周血IL-6和IL-8下降,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紊乱,三金片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内固定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组,分别为30例和48例,随访12~18个月。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FNA组优于PFLP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L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PFLP均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尤其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PFLP比较,采用PFNA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下地行走时间早,可以作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内固定物。但对于股骨髓腔细小、股骨前弓过大,髓内钉植入困难的患者,可以选用PFLP治疗。  相似文献   
35.
朱吉莉  陈星华 《医学综述》2014,(7):1316-1318
目的分析并评价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与临床病理分级以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及病理分级,对肾组织标本染色后在光镜下进行检查,并采取免疫酶标荧光法检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患者中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比例居首位,占28.42%(27/95);蛋白尿与血尿型占25.26%(24/95);尿检正常型占17.89%(17/95);孤立性蛋白尿或血尿型占16.84%(16/95);血尿加肾病综合征型占8.42%(8/95);肾炎综合征型占3.16%(3/95)。IgA+IgG+IgM沉积患者在病理类型上较单纯IgA沉积患者严重,两组患儿在临床类型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单纯的IgA沉积患儿的病理改变较轻,而IgA+IgM沉积与IgA+IgM+IgG沉积的病理改变则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6.
ACEI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收集我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尿蛋白均在0.5g~3g/24h。分为治疗组90例(ACEI组、百令胶囊组、ACEI+百令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  相似文献   
37.
文章回顾分析9例应用开窗顶推复位塌陷骨块并用三面皮质骨支撑固定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开窗嵌压植骨治疗胫骨平台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应用开窗复位三面皮质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Ⅲ型骨折,损伤小、感染风险低、复位丢失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8.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和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另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监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以及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HCY、PC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液灌流治疗6周、12周后,治疗组CRP、HCY、PCT水平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变化愈明显。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降低血hs—CRP、HCY、PCT水平,升高血门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及门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进行单用贝那普利(10~20 mg/d),单用阿法骨化醇(0.5 μg/d)以及联合贝那普利(10~20 mg/d)和阿法骨化醇(0.5 μg/d)治疗,血压均控制在125/75 mm Hg以下,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血钙等水平,同时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120例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如高血压、低血压、高钾等)发生.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血钙、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治疗后3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更明显,与贝那普利组及阿法骨化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阿法骨化醇均能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但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体外观察高糖刺激肾小球足细胞后(原)肾素受体(prorenin receptor,PRR)的表达变化,及PRR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用35mmol/L高糖刺激不同时间(0、1、3、6、12h),用不同浓度葡萄糖[35mmol/L甘露醇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含5mmol/L葡萄糖)、10、20、35mmol/L组]刺激3h,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RR的蛋白和mRNA表达;再将细胞分为35mmol/L高糖组、PRR的多肽阻断剂柄区肽(handle region peptide,HRP)(10-6mol/L)预处理组、氯沙坦(10-6mol/L)预处理组、HRP+氯沙坦预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率.结果 (1)35mmol/L高糖刺激3、6、12h细胞PRR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细胞显著上调(P<0.05).(2)20mmol/L与35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足细胞PRR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和甘露醇刺激细胞显著升高(P<0.05).(3)氯沙坦、HRP及HRP+氯沙坦预处理细胞凋亡率较35mmol/L高糖刺激细胞显著降低(P<0.05),HRP+氯沙坦预处理细胞凋亡率较氯沙坦预处理细胞降低(P<0.05).结论 高糖刺激足细胞可通过上调PRR导致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