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8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患者,男,41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无痛性肿物2年于2004年9月6日入院。6年前因右阴囊肿物在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切除肿物2.0cm×1.0cm×1.0cm。病理诊断: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体检:阴囊无红肿,右附睾上极可触及1.5cm×1.5cm×1.0cm和1.0cm×0.5cm×0.5cm肿物2枚,质韧,表面光滑,与阴囊无粘连,无触痛,透光实验(-),对侧睾丸无异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右附睾旁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肿物境界清,包膜完整。病理报告:送检组织部分有被膜,表面光滑,切面灰红色,质地较软,部分胶冻状,内含黏液样物质。镜检:瘤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剥离器剥离结合负压抽吸在项部脂肪垫改善中的应用及对塑形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项部脂肪垫肥厚就医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剥离器负压抽吸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就医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评估就医者美观满意度。结果:随访发现,术区肿胀1~2周消退,4例(12.50%)就医者术后抽吸区感觉减退,但均在5个月内恢复,无抽吸区感染、皮肤坏死、瘢痕增生等并发症。30例(93.75%)就医者出院4~5个月后创口达到甲级愈合,2例(6.25%)就医者切口愈合欠佳,经2周积极配合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32例就医者均一次性基本去除项部脂肪垫,无需再次进行手术干预,项部轮廓自然流畅,外形美观,就医者满意度达90.63%。结论:采用剥离器剥离结合负压抽吸治疗项部脂肪垫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就医者对微创操作美观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分析11例胸主动脉Stanford B型夹层分离行腔内修复术后逆向撕裂为StanfordA型夹层病例,总结其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手术治疗11例腔内修复术后逆向夹层病人.7例发生于支架术3个月内,夹层破口均位于支架附着处,人工血管远端均与支架吻合;4例发生于支架术3个月后,夹层破口与支架距离较远,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口与支架无关.结果 所有病人均康复出院,随访7~40个月,均生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发生于腔内修复术后近期(<3个月)的A型夹层可能与腔内修复术有关,术中人工血管可与支架直接吻合.发生于术后较长时间的A型夹层是否与腔内修复术有关尚需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可获良好疗效,术中良好的脑保护与远端吻合口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起病急,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本文收集25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180例肾性ARF患者的病因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学是人们从宏观生态学向微观层次进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衡和生态调整的一门新兴科学.我国微生态学家李兰娟院士提出微生态的定义为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1].随着器官移植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移植器官与宿主微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了解器官移植患者微生态的变化,并采取措施减少微生态的紊乱,促进新的微生态平衡的建立将有助于改善移植患者的预后.肝移植使宿主微生物面临了新的器官,改变了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本文就此时微生物如何改变及新移植的肝脏如何影响微生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2月和2006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2例肾移植术后胸主动脉瘤病人,效果良好,现总结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004年8月-2005年8月我院采用美国Focus Surgery公司SonaBlate 500 System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5例肾移植术后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2例出现短暂性尿潴留;1例出现血尿和血精,3周后好转。5例术前与术后3、6个月比较:IPSS评分明显降低(24.2±5.0)分vs(8.0±2.2)分、(6.6±1.8)分(q=10.909,P〈0.05;q=11.852,P〈0.05);QOL评分明显降低(5.0±0.7)分vs(2.0±0.7)分、(2.0±0.7)分(q=9.583,P〈0.05;q=9.583,P〈0.05);Qmax明显增加(9.3±1.7)ml/s vs(12.4±1.9)ml/s、(13.5±2.1)ml/s(q=3.635,P〈0.05;q=4.925,P〈0.05);RU明显减少(149.0±73.5)ml vs(40.0±17.7)ml、(39.0±21.6)ml(q=5.369,P〈0.05;q=5.418,P〈0.05);PV明显缩小(38.0±8.3)ml vs(26.1±3.8)ml、(23.7±3.9)ml(q=4.643,P〈0.05;q=5.579,P〈0.05)。5例随访8-14个月,平均12个月,排尿症状明显改善,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尿潴留等。我们认为HIFU治疗肾移植术后BPH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正良好的血管通路可以为血液透析(HD)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流量,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高质量的血管通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带来可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血管通路自最早期的动静脉外瘘开始逐渐发展出多种通路方式。随着HD患者透析时间不断延长,血管通路逐渐成为制约HD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被称为生命线。本文拟介绍目前临床常见的血管通路方式以及未来发展。血管通路核心是能为HD提供充足血流量。理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医学领域用途也十分广泛,包括三维成像、建模、外科手术规划、各种医学教育和培训。但是,3D打印在麻醉中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文章主要介绍3D打印的基本状况,并讨论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前景,包括麻醉方案规划、术前气道评估、定制个性化麻醉工具和气道工具。文章还讨论了3D打印在麻醉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例如用于模拟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置管、椎管内麻醉以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此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3D打印技术还为国内外麻醉医师提供了个人防护设备、面罩、口罩,甚至呼吸机。  相似文献   
20.
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141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总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为14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原发病包括扩张性性心肌病118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限制性心肌病2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4例,瓣膜性心肌病3例,其它病因3例。供心冷缺血时间为(191.0±28.5)m in,供心卵圆孔未闭者9例,大室间隔缺损者1例,冠状动脉开口异常者1例。9例卵圆孔未闭的供心,先行卵圆孔缝闭术,然后再行移植;1例大室间隔缺损的供心,先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然后再行移植;1例冠状动脉开口异常的供心,复跳后心肌收缩乏力,遂施行右冠状动脉松解术,其后复跳良好。120例行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术,19例行标准Stanford原位心脏移植术,2例行全心脏移植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3.0±4.5)m in,吻合时间为(41.5±5.5)m in。术后应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激素及霉酚酸酯预防排斥反应,28例患者同时应用达利珠单抗1~5剂。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7.9%,术后随访1~65个月,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90.8%、84.6%、81.4%,术后1年内的主要死因是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移植物功能衰竭及心脏肿瘤转移,术后中远期的主要死因是急性排斥反应、感染、肾功能衰竭及移植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术后并发症以急性排斥反应、感染、肾功能异常、移植心脏功能衰竭多见。结论终末期心脏病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良好;远期需注意对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及移植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的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