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胃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行生理结构性空肠代胃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7 a来胃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后3种不同的空肠代胃术即襻式Braun’s吻合、Roux-en-Y吻合、生理结构性空肠代胃术(Tomoda-C)的术后并发症。结果Tomoda-C在预防倾倒综合征、Roux潴留综合征,抗脂泻、抗反流,防止血清蛋白、体质量、血红蛋白下降等方面效果优良。结论Tomoda-C可保护患者消化功能,维持正常生理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利用OPG/RANK/RANKL系统比较研究前肢畸形WHBE兔骨代谢特征。方法 取健康WHBE兔、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前肢畸型WHBE兔各10只,分为3组,标记为HWR、HJR和FMWR组。用X射线机所拍摄X-线片观察各组兔前肢尺桡部形状并测定平均灰度值;通过骨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对前肢骨组织进行微观形态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PG、RANKL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OPG/RANK/RANKL蛋白在血清和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HWR和HJR组比较,FMWR组兔前肢尺桡部呈异常弯曲状,骨皮质明显变薄,X-线片所示灰度值显著低于HWR组(P<0.05)。FMWR组兔在肝脏RANKL基因表达水平和RANKL/OPG mRNA比值(P<0.01),血清RANK、RANKL蛋白含量及RANKL/OPG比值(P<0.05, P<0.01),骨组织RANKL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及RANKL/OPG比值(P<0.05, P<0.01)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HWR组和HJR组。与HJR组比较,HWR组兔肝脏OPG和RANK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 P<0.01)。结论 前肢畸形WHBE兔存在骨质量下降、骨组织受损现象,RANKL/OPG比值明显升高,骨代谢紊乱是其骨骼发生畸形的主要原因。与日本大耳白兔在RANKL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品种差异可能是WHBE兔对前肢畸形易感的诱因。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DN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用尾静脉注射STZ致大鼠DN模型,按GLU值分层随机分成模型组,土茯苓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另取同批次7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经口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放免法测定血NO、ET含量;取肾测定肾脏指数,进行肾脏常规病理观察和TGF-β1(免疫细化法)在肾小球内表达的检测。结果:土茯苓可显著提高DN大鼠NO水平和NO/ET值(P0.01,P0.05),不同程度地降低肾重和肾脏指数,抑制TGF-β1的表达;HE染色和PAS染色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组大鼠部分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生,少量肾小管上皮空泡化,个别形成上皮管型,PAS染色弱阳性,部分基底膜增生,低剂量组部分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化,部分形成上皮管型,肾小球基底膜增生明显。结论:土茯苓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DN模型大鼠肾脏病理变化,抑制肾脏TGF-β表达和舒张血管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NOD小鼠的预防作用。方法利用NOD小鼠1型自发性糖尿病模型,连续10周ig给予1 g/kg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后,观察NOD小鼠的体质量、血糖、发病率、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水平、胰岛病变和胰腺纤维化的变化。结果 NOD小鼠给予1 g/kg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后,第6~10周时血糖和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0.01),小鼠血清中GAD抗体明显降低(P0.01),小鼠胰岛病变和胰腺纤维化评分值显著降低(P0.05、0.01),胰腺结构较为清晰,胰岛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胰岛β细胞未见异常。结论中国被毛孢发酵物有较好的预防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对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诱导12只雄性西藏小型猪建立胰岛素抵抗(IR)模型,按空腹血糖值均匀分为模型对照组、冠心宁片组,每组6只;另取4只雄性西藏小型猪为正常对照组。冠心宁片组每日给予81mg/kg的冠心宁片,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液学指标(WBC、MONO、NEUT)、胰岛素(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耐量,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结果:给予冠心宁片后,IR模型血糖和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P>0.05),且hs-CRP和WBC、MONO均显著降低(P<0.05,P<0.01),INS和HOMA-IR亦显著降低(P<0.05,P<0.01),而HOMA-IS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冠心宁片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耐量异常和抑制炎症等途径,从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临床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药[1].随着NSAlD的广泛应用,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日渐突出.尤其是NSAID对肠道的损伤,常因漏诊或误诊而延误病情.肠上皮的跨膜结合蛋白Occludin是构成紧密连接(tight jutnction,TJ)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一旦发生变异、减少和缺失可引起肠上皮细胞间隙通透性增加[2].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膈下逐瘀汤3组,每组10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同时膈下逐瘀汤组每天灌服膈下逐瘀汤流浸膏14g/kg.d-1。全部大鼠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血瘀体征,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t-PA、PAT-1、ET-1及血清NO水平;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并进行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瘀体征积分、NAS、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肝脏TG和CHOL含量、血浆TXB2、PAI-1、ET水平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tP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的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肝脏TG、CHOL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TXB2、PAI-1、ET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瘀型NASH大鼠存在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的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血瘀证表现。膈下逐瘀汤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其防治血瘀型NASH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酚酸A抗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建模;造模4周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丹酚酸A高、低剂量组及丹酚酸胶囊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高、低剂量组分别尾静脉注射5 mg/kg、2.5 mg/kg丹酚酸A;丹酚酸胶囊组经口灌胃丹酚酸浸膏粉50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各组每日一次,连续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以及肝脏脏器系数、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丹酚酸A高、低剂量组和丹酚酸胶囊组均可明显改善纤维化大鼠的体征,显著降低肝脏器系数(P<0.05);ALT、AST活性、Hyp含量以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在丹酚酸A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注射用丹酚酸A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静脉注射5 mg/kg丹酚酸A作用优于口服50 mg/kg丹酚酸胶囊.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睾酮缺乏对高脂饮食小型猪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 取6~7月龄性成熟后的雄性五指山小型猪18只按体重随机分成三组,即不去势组,去势组和去势加睾酮处理组,每组6只.三组动物均采用高脂饲料饲喂12周,每周测定动物体重.采血检测血清睾酮、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12周后动物处死,采集肝组织,检测肝脏TG和TC含量.肝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 结果 (1)高脂饮食诱导后,三组小型猪体重均呈线性增长趋势,不去势和去势加睾酮处理组小型猪的体重略高于去势组小型猪,但三者差异不显著;(2)去势小型猪血清睾酮含量显著减少,但给予外源性睾酮后,睾酮水平恢复;(3)去势显著增加高脂饮食小型猪血清TC,LDL-C和TG水平,但对血清HDL-C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睾酮处理后,血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4)去势组小型猪肝脏TG和TC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去势组小型猪,睾酮处理后TG和TC含量显著减少;(5)与不去势组小型猪相比,去势组小型猪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增加,睾酮处理后,去势小型猪肝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睾酮缺乏加剧高脂饮食诱导小型猪的血脂代谢紊乱,增加肝脏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前肢畸形WHBE (FMWHBE)兔前肢生理、病理特点和血清钙(Ca)、磷(P)含量等生化特性,探讨前肢畸形的可能成因及作为骨质疏松等骨生物力学研究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选取1、2、3、4月龄FMWHBE兔、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JPW)兔,每个月龄阶段各6只.检测所有实验兔血清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用小动物成像系统X射线成像后测量前肢肱骨、桡骨、尺骨骨密度(BMD),并经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JPW兔比较,1、2、4月龄FMWHBE兔血清C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4月龄FMWHBE兔血清P含量显著升高(P<0.05).FMWHBE兔血清ALP水平显著低于WHBE兔和JPW兔组(P<0.05或P<0.01);与同期正常WHBE兔比较,1~4月龄FMWHBE兔肱骨和2、3、4月龄桡骨及1、2月龄FMWHBE兔尺骨BMD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同期正常JPW兔比较,1、3月龄肱骨、桡骨和1、2月龄尺骨BMD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WHBE兔JPW兔比较,FMWHBE兔前肢肱骨、桡骨、尺骨骨皮质较薄,局部骨组织表面成骨细胞较少,未见整齐排列成一层,骨小管数量较少,新生骨组织较少.结论 FMWHBE兔前肢畸形可能与较低的血Ca和ALP水平导致BMD的降低以及成骨细胞减少、新生骨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