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9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4篇 |
外科学 | 57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蛋白磷酸酶2A和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他克莫司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89.83?.44g)随机均分为他克莫司组和对照组,他克莫司组(n=40),每日空腹(禁食水8小时)灌胃给药,剂量为4mg/kg?d;对照组(n=20),每日空腹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月测量大鼠体重、空腹血糖, 5个月后处死大鼠,心脏穿刺取血,;取胰腺组织和肝脏组织,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行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对肝脏行组织处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细胞浆质中蛋白磷酸酶2A和磷酸化AKT的表达。结果 用药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大鼠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他克莫司组大鼠的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和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高(P<0.05)。他克莫司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肝细胞浆质内PP2A表达明显增加,磷酸化的AKT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他克莫司导致胰岛细胞坏死,胰岛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加,从而导致大鼠血糖升高。他克莫司增加大鼠肝脏组织PP2A的表达,减少肝脏组织磷酸化的AKT的表达,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胰岛细胞凋亡和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儿童多米诺肝移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一成人左外叶移植给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3岁男性患儿,同时采用多米诺肝移植技术将该患儿的肝脏移植给先天性胆道闭锁4个月女性患儿。结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于术后第三天降至正常范围,手术后第8天死于心力衰竭。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随访16个月,肝肾功能化验正常,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8.87mmol/L和6.21mmol/L,明显低于多米诺供体患儿的术前水平。结论尽管术后多米诺受者出现获得性高胆固醇血症,但FHC可以作为多米诺供肝,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效果. 方法 2002-04至2007-04为1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原位肝移植,对其术前状况进行了Mayo评分,并对随访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 15例入院时平均Mayo评分8.05.均接受了原位肝移植术,术后4例出现共6次急性排斥反应,经过治疗均全部治愈;3例术后新发乙肝,1例新发丙肝;1例顽固性高血糖;1例肝动脉狭窄,经过放置支架后痊愈;1例因胆道弥漫性非吻合口狭窄、肝功能衰竭于术后4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以后失访,失访前状况良好.其余13例平均随访时间47(41~84)个月,目前受者及移植物均存活.围术期生存率100%,排除1人失访,其余14人1年生存率92.9%,3年生存率92.9%.结论 在我国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PBC的有效方法.PBC术后维持较高的免疫抑制水平是必要的,同时要重视预防术后嗜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损伤(CR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接受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3年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DRD公式计算术前以及术后1、3年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根据术后GFR是否<60 ml/min将患者分为CRD组(16例)和对照组(85例).采用x2检验或t检验对可能影响肝移植术后肾功能的16项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肌酐、尿素氮、他克莫司浓度、术前GFR、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TP、TBil、ALT、AST、ALP)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01例肝移植患者手术前GFR为(103±22) ml/min,其中3例患者术前GFR<60 ml/min;101例患者肝移植术后l、3年GFR分别为(91 ±22) ml/min和(83 ± 21) ml/min,其中7例患者肝移植术后1年GFR< 60 ml/min,16例患者术后3年GFR< 60 ml/min.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肌酐、尿素氮、他克莫司浓度和术前GFR是肝移植术后CRD的危险因素(x2=9.400,21.917,f =51.024,91.620,41.381,99.0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和术前GFR是肝移植术后CRD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438,17.903,0.911,P<0.05).结论 GFR降低和手术前合并高血糖和高血压是肝移植术后CR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26例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797例肝移植病人发生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者26例(3.2%),其中15例(57.7%)为消化性溃疡;3例(11.5%)为急性胃十二指肠炎;3例(11.5%)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3例(11.5%)为胆道出血;1例(3.8%)为胆肠吻合口出血;1例(3.8%)为不明原因出血。治疗方案:内科保守治疗4例(15.4%);内镜下治疗18例(69.2%);血管造影行肝动脉栓塞者3例(11.5%);手术探查者1例(3.8%)。术后随访3~91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2例经积极的止血治疗无效后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肝移植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全身多发继发性恶性肿瘤。其他21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下止血、肝动脉栓塞、手术探查止血等治疗措施后出血停止,并长期存活。结论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等,应积极寻找病因并正确选择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癌肝转移的血供特点及其与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42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贲门癌肝转移患者同时行贲门及肝脏肿瘤靶动脉栓塞化疗术。随后,在所有患者中观察了病灶血供特点,并评价了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效果及生存率。结果贲门癌病灶主要由胃左动脉供血,左膈下动脉、胃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可能参与供血。肝转移瘤由肝动脉供血,其中富血供、染色征明显者6例(14.3%),治疗有效率为83.3%;血供中等、染色较淡28例(66.7%),治疗有效率为53.5%;血供稀少、染色呈淡絮状或无明显染色8例(19.0%),治疗有效率为37.5%。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0.5、1、2、3、5a生存率分别为90.4%,76.1%,33.3%,7.1%和2.4%。本组患者于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19.6个月。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是贲门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富血供肿瘤疗效优于乏血供肿瘤。 相似文献
18.
19.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术后结肠形态及排便功能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一个跨越性的进步是非开腹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结肠拖出或直接经肛门结肠拖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对术后结肠形态变化、肛门括约肌的恢复与排便功能的关系需进一步观察。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3月经肛门拖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9例,术后1周、3个月、1年分 相似文献
20.
经膈肌下抬挤心脏急救肝移植术中心搏骤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心搏骤停是肝移植术中比较少见但又十分凶险的并发症.武警总医院从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非体外静脉转流下施行肝移植70例,术中5例发生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