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截瘫步行器的临床应用,使截瘫患者重建步行功能成为可能,但截瘫步行器只为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及简单的行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步行功能代偿相差还很远。 目的:对目前几种截瘫步行器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仿生效果进行归纳、分析。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8-12 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截瘫步行器的特点、仿生效果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reciprocation gait orthosis,walkabout,bionice”,中文检索词“截瘫步行器,仿生”。检索文献量总计32篇。 结果与结论:目前无动力截瘫步行器运用较广泛,但对截瘫患者来说,通常只为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及简单的行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步行功能代偿相差还很远。运用最广的往复式截瘫步行器和互动截瘫步行器这两种截瘫步行器仿生效果较差,步态严重失真,体能消耗大,而由外部能源补充能耗的步行器则可以克服无动力步行器的不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和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发展可为患者提供性能优良,安全可靠,更具有仿生性的截瘫步行器产品。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症状的改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安溪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疾病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发热、肺啰音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上,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较好效果,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病症,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有借鉴意义和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地:观察早期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早期治疗组32例和推迟治疗组31例.早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推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7 d后,再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3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第14天后,早期治疗组在NIHSS、ADL及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期居住海口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群531名,准确记录其性别和年龄,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2~4)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测量,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一年内因摔倒致骨折的发生情况,并记录骨折的发生部位,进一步分析得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在男性65~69岁及75~79岁组反有略下降表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80岁以上组反而下降,骨折发生部位以髋部为主.同龄男性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均低于女性组.结论 海口地区老年人群应普及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加强锻炼,以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最佳治疗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8年261例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结果 142例得到3个月~8年随防,Harris评分优良率84.7%.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及恢复功能活动.股骨颈骨折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稳定型粗隆间骨折首选DHS内固定,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DHS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方法]2007年6月~2009年9月,收集本院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方法治疗6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29例、女33例。平均73.1岁。术后对病人随访3个月。并对患者术后1 d健侧股骨近端5个分区和术后3个月患侧股骨近端5个分区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反映股骨近端皮质区骨密度的4区(外侧粗隆下)骨密度术后1 d为1.64±0.15,术后3个月为1.51±0.12,较术后1 d有显著下降(P<0.01);5区(螺钉下)骨密度在术后1 d为1.49±0.22,术后3个月为1.31±0.07,较术后1 d有显著下降(P<0.01)。而反应股骨近端松质骨密度的1、2、3区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钢板和螺钉的应力遮挡可能是术后股骨近端骨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术后早期适时适量的负重训练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有助于患者骨密度和骨强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7.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致残、致死率高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早期通过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26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8.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选择患有颅脑外伤2 5例,脑血管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梗塞) 1 5例,平均年龄(5 5±2 .8)岁。1 .2 方法光量子氧透射治疗仪,它以临床常用大输液体,如葡萄糖、平衡盐液、生理盐水等为基液,经治疗仪对基液进行溶氧活化处理后,可使基液的PO2 由2 1KPa  相似文献   
39.
背景:目前主要采用强度高,质量轻的高分子材料来制造假肢零部件,其中热塑性塑料板材、树脂基复合材料、低温热塑材料采用最广泛。 目的:分析假肢常用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皮肤的摩擦学及生物学相容性。 方法:由作者检索1990/2008万方数据库有关假肢的常用材料及其与皮肤摩擦学和生物学相容性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聚乙烯、聚丙烯以及改性聚酯等热塑板材,低温热板材料,硅橡胶,钛合金等均与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与人体皮肤摩擦学方面各有优缺点,今后应以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为基础,不断改进假体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更进一步探讨假体材料在人体内生理环境下的摩擦行为,找到更为确实可靠的理论依据进行体外实验,以便更好的设计假体模型,达到仿生效果。  相似文献   
40.
背景: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周围新生骨形成加速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快速形成的骨痂或异位骨化是否是颅脑损伤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至今仍有争论。 目的:利用骨密度检测来评估创伤性脑损伤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纳入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和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各25例,以切开复位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第6,12周行X射线测量骨痂体积。术后1,3,5周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骨折区骨密度值。 结果与结论: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第12周较第6周骨痂体积明显增加。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第6,12周骨痂体积均有明显增加,且大于单纯骨折组骨痂体积。在第1,3,5周时骨折区骨密度值逐渐增大,并且高于同时间点单纯骨折组骨折区骨密度值。说明创伤性脑损伤可增加股骨干骨折愈合时的骨痂体积,提高骨折区骨密度值,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