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腹膜后占位性病变30例(良性10例,恶性20例)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超声造影,描述病灶内造影剂灌注情况、造影剂进入方式(分为周边型和中央型两型)、血管形态级别(分为0级、1级、2级及3级4个级别),比较这些指标在腹膜后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中有无差异,并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 腹膜后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造影剂灌注情况,1/5例良性实质性病变造影剂灌注缺损,而恶性实质性病变11/20例病灶内可见造影剂灌注缺损.造影剂进入方式分析,恶性病变中中央型14/20例,良性病变中周边型9/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血管形态级别分析,血管形态级别良性病变中0级7/10例, 1级2/10例,3级1/10例; 恶性病变中0级1/20例,1级3/20例,2级8/20例,3级8/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常规超声诊断恶性病变的漏诊率为40.00%,准确度为66.67%; 超声造影将造影剂进入方式和血管形态级别并联,恶性肿瘤的漏诊率为10.00%,准确度为86.67%.结论 超声造影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超声造影(CEUS)的增强特点和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的类型及特征。方法 对95例颈部淋巴结增大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软件进行后处理以获取DVPC,比较反应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CEUS表现和DVPC的类型及特征。结果 三组淋巴结增强模式特点,包括增强方向(离心性增强,向心性增强,混合性增强),增强是否均匀,是否伴有无增强区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淋巴结DVP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与淋巴瘤DVP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增强特点和DVPC曲线特征对颈部增大淋巴结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与超声定量检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前瞻性研究正中神经超声定量测定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意义,探索其诊断标准。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24例(共46只腕)为病例组,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4名为对照组,行电生理和腕部正中神经超声检测。结果(1)病例组电生理结果符合CTS,阳性率91.3%(42/46)。(2)超声测定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增大,神经内径(D)增粗;当豌豆骨水平CSA临界值取0.105cm。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5%和96.0%;D取0.195cm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5%和82.0%。(3)CSA、D均与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CSA与末端运动潜伏期呈正相关。结论超声测量正中神经是诊断CTS的一种新的可靠方法,豌豆骨水平CSA临床诊断价值较大;超声与电生理检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颈动脉波强(WI)值与其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密切程度。方法:对47例确诊为CRF且未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颈动脉WI检查,常规测量收集该组患者各项血清生化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WI检查结果及其各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性比较。32名无心血管疾患且常规体检及血生化检查均无异常的健康志愿者的颈动脉WI值作为对照。结果:CRF患者WI参数中瞬时加速波强(W1),瞬时减速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硬化参数(β)、应变弹性模量(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管径增大指数(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患者W1、W2、NA、β、Ep、PWVβ与其SCr、BUN、UA、Cys C、β_2-MG、RBP均分别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CRF患者颈动脉WI值,与患者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相结合,可以反映CRF患者心血管功能损害及其随肾功能改变的损害程度,有望在临床上对CRF患者心血管功能早期评估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早期子宫动脉及其输卵管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临床上筛选出70例妊娠试验阳性,但子宫内外均无特异性表现的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子宫动脉及其输卵管支,测量并比较两侧子宫动脉及其输卵管支阻力指数的差异。结果:70例患者中26例最终诊断为输卵管妊娠,42例为宫内早孕,2例为宫内早孕流产。输卵管妊娠组中18例患者患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较健侧低,2例患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较健侧高,6例两侧相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患侧输卵管动脉阻力指数较对侧低,2例较健侧高,5例两侧相等,2例只探及单侧输卵管动脉,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内妊娠组双侧子宫动脉及其输卵管支阻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比较双侧子宫动脉的差异难以早期预测输卵管妊娠,但输卵管动脉血流参数的差异性能够为早期预测输卵管妊娠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肺周围性病变及胸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肺周围性病变及胸腺肿瘤患者52个病灶(良性组22例,恶性组30例)术前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应用SonoLiver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肿瘤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到达病灶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上升支斜率(RS)、下降支斜率(D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RT、IMAX、RS、DS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肺周围性病变及胸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测量早卵泡期窦卵泡计数(antral fomcle count,AFC)及卵巢基质血流峰值流速(stromal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在预测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mcle stimulating hormone,bFSH)水平正常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短方案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imulation COH)治疗中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2003年9月-2004年8月在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bFSH水平为该中心行IVF的正常值范围。于月经第2天行阴道彩超检查,测量早卵泡期AFC及PSV、RI,并在当周期行GnRH-α短方案COH治疗,观察获卵数以判断卵巢的反应性。结果 45例bFSH水平正常患者接受COH治疗,在匹配了年龄和bFSH水平后观察到反应正常组与反应不良组AFC与PSV差异有显著性,外源性卵泡刺激素用量及刺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而RI差异无显著性。促排卵反应不良病史也是卵巢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经阴道彩超测量早卵泡期AFC及PSV是bFSH水平正常患者进行GnRH-α短方案COH前评价卵巢反应性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8.
超声造影诊断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做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显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及组织坏死情况,良、恶性组造影感兴趣区强化程度、上升斜率及半降时间等指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评价超声造影在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的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14例,良性组49例。应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超声造影图像,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定量参数,分析及比较两组间DVPC、TIC曲线特点,比较两组病灶区的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DS)等指标的差异,并行ROC曲线分析获取鉴别诊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良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慢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向波,恶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快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负双向波,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mTT、RT、RS、D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AX、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当RT为11.8,mTT为29.2,RS为115.8,DS为45.4是鉴别眼球后方良恶性肿瘤的最佳截断值,其中RS为115.8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可为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9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CEUS表现。据临床病程及病理将肝脓肿分为Ⅰ期(化脓性炎症期)6例、Ⅱ期(脓肿形成初期)32例及Ⅲ期(脓肿形成期)11例。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结果 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达88%(43/49),高于常规超声的52%(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588,P〈0.01)。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基本分为3型:Ⅰ型(快进快出)12例(24%)、Ⅱ型(同进同出)27例(55%)、Ⅲ型(慢进慢出)10例(20%)。84%(5/6)化脓性炎症期肝脓肿表现为Ⅰ型,75%(24/32)脓肿形成初期肝脓肿表现为Ⅱ型,73%(8/11)脓肿形成期肝脓肿表现为Ⅲ型。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检出阳性率高,有利于超声介入治疗及与其他肝脏局限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的CEUS增强模式不同,少数CEUS表现不典型者,结合穿刺抽吸细胞学或活检组织学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