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将肾脏内的结石在术中经X线C臂机定位后,在灌注泵持续低压灌注的同时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并将碎石粒冲出体外的过程。这一手术操作由于持续灌注,容易浸湿无菌敷料,污染手术野及操作医生的手术衣、洗手裤等。我院采用脑外科护皮膜紧贴于手术穿刺处,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2.
非典型血吸虫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 朱某,女,38岁,农民,江西瑞昌籍。因乱语、外逃、毁物20d伴高热9d入院。患者于1988年9月23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自言自语、无意识动作、外逃、随地大小便、毁物等。无抽搐、口吐白沫、呕吐,发热。9月26日到市精神病院求治,脑脊液检查:清,滴数70滴/mic,蛋  相似文献   
93.
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敏 《护理学报》2004,11(2):21-22
总结2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向患者解释留置胸腔引流管的目的意义:术后细致的胸腔引流管管理:动态观察胸腔内压力变化及引流量;维持胸腔内压力在低度正压水平;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掌握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护理,是全肺切除术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4.
刘静兰  刘琼  徐芬  刘敏  曾珍  陈敏敏  姚青  田玉凤 《护理研究》2015,(11):1342-1344
[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训练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实习护生情境性焦虑、恐惧的影响,提高综合ICU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轮转入ICU实习的71例本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模式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ICU系统脱敏训练。[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应对能力、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脱敏疗法可降低护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ICU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5.
【摘要】目的 观察吗啡联合布洛芬对阴道侧切分娩产妇产后会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镇痛后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54例,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产程结束后,三组患者分别予口服布洛芬、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口服布洛芬联合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观察患者产后24h、5天、42天会阴部疼痛VAS评分;产后42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会阴痛治疗满意度;产后24小时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并发症。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产后42天会阴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P<0.05),会阴痛治疗满意率高(P<0.05),产后24小时并发症高,(P<0.05)。结论 硬膜外吗啡联合口服布洛芬可明显改善阴道侧切分娩产妇产后的会阴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但会增加产后24小时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正>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与T细胞独特型细胞因子激活有关的免疫系统紊乱。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迄今为止临床上证实对Ⅰ型变应性疾病唯一有效的对因治疗。传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多采用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97.
弓形虫病3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弓形虫感染常呈隐性过程,在有某些致病诱因促发下急性起病,侵犯脏器较多,症状复杂多样,往往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我院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6月,采用弓形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诊治弓形虫病患者30例。检测方法采用EL...  相似文献   
98.
胃黏膜血流(GMBF)是胃黏膜防御-修复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胃黏膜组织提供营养和氧,维持胃黏膜细胞的正常能量代谢,同时清除代谢废物和逆向弥散进入黏膜内的H+,维持胃肠黏膜表面正常pH值及微环境稳态〔1,2〕。GMBF下降是胃黏膜损伤发生的中心环节,临床研究发现单纯  相似文献   
99.
陈敏敏 《医学综述》2012,18(5):641-643
Na+/K+-ATP酶即钠泵,是Na+、K+离子跨膜转运的载体蛋白,且具有不依赖离子泵的信号转导功能,与特异性配体强心甾类物质(如哇巴因)结合,通过与质膜上邻近蛋白的相互作用,转导信号激发细胞内的级联反应,促进正常细胞的分化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Na+/K+-ATP酶由α、β及γ亚基组成,催化亚基α在Na+/K+-ATP酶行使信号转导功能时起重要作用。α亚基有α1、α2、α3、α4四种亚型,哇巴因对不同亚型的α亚基敏感程度不同。现就哇巴因启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使α亚基表达改变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以及α亚基在信号转导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常见类型在四川地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中的分布趋势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4 188份疑似AID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ANA常见15种类型(抗NRNP、抗SM、抗SS-A、抗RO-52、抗SS-B、抗SCL-70、抗PM-SCL、抗JO-1、抗CENP、抗PCNA、抗ds-DNA、抗组蛋白、抗核小体、抗核糖体P蛋白及抗AMAM2)的检测,统计其分布情况,并对性别、年龄及季节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4 188份标本中,ANA阳性率为28.8%,AID阳性率为7.2%。在确诊的303例AID患者中,干燥综合征(SS)患者抗SS-A阳性率(75.4%)最高,依次为抗RO-52(61.5%)及抗SS-B(20.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SS-A阳性率(76.8%)最高,依次为抗RO-52(64.2%)及抗ds-DNA(41.1%);混合性结缔组织(MCTD)患者抗RO-52阳性率(42.5%)最高,其次为抗SS-A(41.1%)及抗NRNP(26.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抗SM阳性率(65.4%)最高,其次为抗SS-A(38.5%)。SS是四川地区最常见的AID,依次为SLE、MCTD及RA等。(2)在4 188例疑似AID患者中,女性AID阳性率(11.0%)显著高于男性(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4,P〈0.05);年龄组中18~45岁组阳性率最高(8.4%),〈18岁组最低(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P〈0.05);季度组中第4季度阳性率最高(8.6%),第1季度最低(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结论四川地区AID患者ANA常见类型分布可能与年龄、季节及性别相关,这在AID的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