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原癌基因c-fos、c-myc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中c—fos、c—myc 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设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c—myc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c—fos、c—myc mRNA的表达。结果 各实验组c—fos、c—myc蛋白及mRNA表达随伤后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达到峰值后下降。组间比较,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组c—fos、c—myc表达呈依次降低,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 严重烧伤可诱导心肌内早期反应基因c—fos、c—myc的表达。不论是烧伤组、补液组还是维拉帕米组,c—fos、c—myc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不同于心肌梗死和压力超负荷病理状态下基因表达特点,提示三问可能有着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和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2.
杂环胺诱导的遗传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综述杂环胺类物质PhIP、IQ、MeIQ诱导的鼠鳞状细胞癌ras突变,结肠肿瘤的Apc,Ctnnbl,lacI基因突变,结肠和乳腺肿瘤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丢失,为了解这类环境中重要化合物与人体肿瘤发生的关系,评估这类物质对人体致癌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C-erbB-2基因变化在乳腺不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检测正常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C-erb B-2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细胞增生Ⅰ级者均无C-erb 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不典型增生Ⅱ、Ⅲ级级和乳腺癌组织中C-erb B-2癌基因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0.0%、40.0%和54.2%。提示该基因的异常改变可发生于正常细胞经不典型  相似文献   
84.
病史摘要患者 ,男 ,2 8岁 ,农民。因咽痛、乏力、纳差 1个月 ,巩膜黄染、畏寒、高热伴声嘶 12d ,呼吸困难 3d于 2 0 0 1年 3月14日 2 1∶30入院 ,住院 16h后死亡。患者 1个月前受凉后感咽痛 ,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继而出现明显全身乏力、纳差、厌油、尿黄。入院前 15d解黏液稀黄便 5~ 7次 /d ,无腹痛及里急后重。入院前 12d出现巩膜、皮肤黄染伴恶心、呕吐 ,畏寒 ,体温多在 38~ 4 0℃ ,咽痛加重 ,声音嘶哑。入院前 8d感腹胀、尿少。入院前 7d在外院诊断为“重型肝炎” ,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人血白蛋白、血浆、氧氟沙星、氨苄西林…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发现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 NDGA)能阻止多种肿瘤的发生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1-3],但机制不清.我们检测了NDGA对SHG-44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因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4 (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NDGA抑制SHG-44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6.
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体内和体外的感染性 ,建立理想的细胞模型 ,为猪一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 运用组织块培养法、冷胰蛋白酶方法及热胰蛋白酶方法培养猪皮肤成纤维细胞 ,比较 3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结果 建立了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组织块培养法优于胰酶法。结论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猪皮肤成纤维细胞优于胰酶法 ,经济实惠、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并为研究PERV在体内和体外的感染性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为评估猪一人间跨种移植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对建立动物克隆生产的皮肤体外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
内毒素血症时肺脏中性粒细胞滞留机制的研究ThemechanismsofPMNbeingsequestratedbythelungunderendotoxemia¥//周向东,陈意生,史景泉(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630038关键词内毒素/毒...  相似文献   
88.
本文报告一例经尸检证实的神经-白塞氏病,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生率、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加以复习。 本例病变分布广泛,累及皮肤、眼、口、生殖器、周围血管、肝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主要波及大脑,脑干和脊髓少见。应当注意,BD在临床上,当其神经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而其它症状出现较迟或较轻时,可能漏诊;在BD确定的基础上,对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者,应高度考虑nB的可能性。病理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并除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视神经脊髓炎。  相似文献   
89.
本文综述了最近发现的关于正常体细胞LOH的频率、性质和效应,给LOH一个较为明确的解释,并阐述LOH与体细胞突变的关系,探讨它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小扳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20%TBSA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复制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检测血浆 PAF、TNF 含量等,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应用 PAF 受体拈抗剂防治早期肺损伤。结果 PAF 是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先于 TNF 出现变化的炎症介质,血浆 PAF 浓度与早期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注射 PAF 受体拮抗剂 BN50739可使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PAF 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肺损伤中起重要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