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二十年来,国外对原发性心肌病的研究获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着重就本病病理学方面的几个问题加以综述与介绍。  相似文献   
22.
骨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分子病理学研究——影响临床预后因素的探讨及p53抑癌基因的改变Aclinicalandmolecularpathologicalstudyonhumanprimaryosteosar┐coma——prognosticfactoran...  相似文献   
23.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型。鉴于国内文献中此型心肌病的尸检资料尚不多见,现将经我们尸检证实的15例心肌病作一回顾性的观察与分析,并结合临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4.
全军第二届病理专业学术会议于1983年3月21~25日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0篇,大会宣读37篇,分组交流70篇。与上届相比,本届论文数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内容广泛,军事医学亦占有一定比重,反映近年来我军病理学术成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CerbB2基因变化在乳腺不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CerbB2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细胞增生Ⅰ级者均无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不典型增生Ⅱ、Ⅲ级和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0.0%、40.0%和54.2%。提示该基因的异常改变可发生于正常细胞经不典型增生向癌细胞转化期中,可能是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常增生的原因或促进因素,是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ts1及nm23-H1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除后新鲜的26例肺鳞癌和13例肺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地高辛标记的mts1及nm23-H1 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26例鳞癌中,淋巴结转移组11例,mts1 mRNA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82%,nm23-H1 mRNA阳性表达8例,阳性率73%;无淋巴结转移组15例,mts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27%,nm23-H1 mRNA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67%.13例肺腺癌中,淋巴结转移组5例,mts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80%,nm23-H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80%;无淋巴结转移组8例,mts1 mRNA阳性3例,阳性率38%,nm23-H1 mRNA阳性表达6例,阳性率75%.结论mts1 mRNA表达在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之间相差显著,在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nm23-H1 mRNA表达在肺鳞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7.
胆管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管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及意义王曙光韩本立陈意生彭志明贺光友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素(Laminin,L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相互影响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N和FN及弹力...  相似文献   
28.
大鼠压力超负荷早期心肌收缩功能和环核苷酸的动态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压力超负荷后心肌力学及环核苷酸的变化规律。方法:颈总动脉插管法动态测定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心肌力学及环核苷酸含量(放免法)的变化。结果:伴随动脉血压的升高,手术组大鼠心肌收缩功能于术后4h暂时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P<001),之后逐渐降低,术后第5d降至最低,其后逐渐恢复正常。心肌cAMP含量于术后30min显著升高(P<005),第5d时达最高(P<001),之后逐渐下降,第30d时恢复正常,而cGMP变化正相反。小剂量巯甲丙脯酸可减轻手术大鼠早期及此后的心肌收缩功能受抑,但对环核苷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大鼠压力超负荷早期心肌收缩功能受抑,心肌cAMP浓度呈急性代偿性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而cGMP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幼年、成年、老年Wistar大鼠各 2 7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1 8只 )、CNTF组 (1 2 6只 )和生理盐水组 (1 2 6只 )。CNTF组和生理盐水组切出长 2mm右侧坐骨神经 ,用硅胶管连接近、远侧神经残端制作神经再生小室 ,CNTF组再生小室内注入 2 5 μg/ml重组CNTF1 5 μl,生理盐水组再生小室内注入生理盐水 1 5 μl,CNTF组和生理盐水组分为术后 1、3天和 1、2、4、8、1 2周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检测脊髓Caspase3的分布与表达强度变化 ,进行Caspase3活性测定。结果 损伤后各年龄组伤侧脊髓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 (P <0 .0 5或 0 .0 1 ) ,以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最为明显 ,幼年、成年、老年CNTF组Caspase3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减弱 (P <0 .0 5或 0 .0 1 ) ;各组对侧未伤侧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幼年、老年及成年生理盐水组于损伤侧脊髓Caspase3活性升高 ,各时相点幼年大鼠Caspase3活性高于老年及成年 (P <0 .0 5或 0 .0 1 ) ,幼年、成年、老年CNTF组Caspase3活性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或 0 .0 1 )。生理盐水组及CNTF组对侧未伤侧Ca  相似文献   
30.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密切相关,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的抗血管生成(antingiogenesis)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新策略.TNP-470以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