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中成药重复使用的效果,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12月使用中成药的患者299例为对照组,2019年1—6月使用中成药的患者301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方点评,干预组通过完善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细则、规范培训点评中药师、加大临床监测力度和中成药合理用药宣教等药学干预手段进行点评,对比干预前后中成药重复使用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我院中成药重复使用率由干预前46.15%(138/299)下降至13.95%(42/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本院中成药重复使用排名前10位的组合中,9组的重复使用率在药师干预后明显下降,仅参芪扶正注射液和复方黄芪益气口服液组合的重复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34%(4/299)上升至3.99%(12/301)。结论:药师干预有效降低我院中成药的重复使用率,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但仍存在重复用药情况,还需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快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本院老年髋部中心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沟通,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沟通方法,分别进行术前医患沟通调查问卷信息采集,记录手术时机(入院到手术的间隔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医患沟通,患者对病情、手术方案、护理等方面的理解有明显优势,患者满意度较高;实验组从入院到手术间隔时间明显较短,为(2.92±1.16)d,对照组(4.36±2.10)d,P<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在快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患沟通方面有显著效果,缩短术前间隔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患有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疾病的患儿的病情实施诊治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患有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疾病的患儿,采用骨盆前后位DR片对其进行检查(定义为对照组),然后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定义为观察组),并作两组研究对象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疾病患儿的DR正位片中仅能够对髋关节后脱位情况进行显示,而CT三维成像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髋臼后壁骨折及存在于关节囊周围的游离骨片情况进行显示。结论: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对患有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疾病的患儿进行诊治,不仅仅可以使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情况显示得更加清晰,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明确合并损伤的情况,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对吗啡诱导的热痛觉过敏及其对脊髓背角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吗啡组)、B组(10%DMSO 5 mL/kg+吗啡组),C组(10%DMSO 5 mL/kg+生理盐水组)和D组(生理盐水组)。各组大鼠分别每d3PM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DMSO,30 min后皮下注射吗啡或生理盐水。观察注药前1 d,注药后3 d、6 d、10 d大鼠热刺激撤足潜伏期的变化及脊髓背角TNF?鄄α表达情况。结果 与注药前相比,A组注药后3 d开始热刺激撤足潜伏期缩短,10 d进一步缩短(P<0.01)。与A组比较,B组注药后6 d、10 d热刺激撤足潜伏期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脊髓背角TNF?鄄α表达较其它组增高(P<0.01)。B组TNF?鄄α的表达较A组低,较D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MSO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背角TNF?鄄α的产生而减轻吗啡诱导的热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起毒鼠强中毒事件开展调查处置分析,为处理及预防类似事件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次中毒事件共有6人发病,2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送检的2例重症病例的血液、尿液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毒鼠强阳性。结论该事件为一起毒鼠强引起的中毒事件,应加强卫生宣教,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山市机动车驾驶员的中心视力情况,以降低驾驶员因视力情况造成的交通事故。方法调查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到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驾驶员体检的驾驶员,按照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进行体检。结果共调查驾驶员1 367名,视力合格者1 269人,占92.8%。女性驾驶员视力不合格率较男性高(P〈0.05),〉60岁年龄组驾驶员视力不合格率高,〈30岁组与30~45岁组、45~60岁组与30~45岁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驾龄〉10年的驾驶员视力不合格的比例比驾龄≤10年的视力不合格的比例要高;E型车驾驶证的驾驶员视力不合格的比例比其他车型的比例更高。结论对于女性、初学的年轻人、45岁以上专业驾驶员、60岁以上老年人及E型车驾驶员要加强健康指引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比起冬日的沉闷保守,春夏当然要选择更为活泼的发型款式来告别单调乏味。近几年大热的优雅复古的编发造型便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编发变换出多种Sty le,从初学者到美发高手都能轻松get,让我们用甜美编发散发夏日无限的浪漫情怀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药学干预指导心内科患者活血化瘀中成药的使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3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88例,2022年7月至12月)和干预组(196例,2023年1月至6月)。对照组按照本院常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干预组在常规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化手段和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长、费用(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中成药费用)、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及活血化瘀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药品费用和中成药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长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活血化瘀中成药品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不合理医嘱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的活血化瘀中成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结论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药学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药品费用和提高活血化瘀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残胃合并真菌感染42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残胃合并真菌感染情况及其临床、内镜特点。方法:采用病理切片PAS染色和活组织培养法检测真菌,对阳性病例分析临床及内镜特点。结果:143例残胃患者中合并真菌感染42例,感染率为29.4%,以白色念珠菌为多。合并真菌感染后,残胃粘膜炎症加重,溃疡面变大变深。结论:遇到残胃粘膜炎症明显或深大溃疡时,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应常规做真菌检查。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鼻咽癌(NPC)、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及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关系密切[1-2].因此,检测EBV可作为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EBV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免疫学检测以及核酸检测等.现将EBV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