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目的:了解长沙市体检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慢性肾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2011年3-5月在长沙市某大型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11 274人进行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内的现状调查。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未确诊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比较各组指标之间的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的影响。结果: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未确诊高血压组及确诊高血压组CKD的患病率分别为3.31%,6.60%,11.78%和17.35%,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校正年龄、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后,男性正常高值血压增加CKD患病风险(OR,1.30;95% CI,1.03~1.63;P<0.05)。高尿酸血症是男性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95% CI,1.59~3.19;P<0.05)。 结论:长沙市体检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患病率为6.60%;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明显增加CKD患病风险,高尿酸血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开展综合预约优化门诊流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陈志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142-142,145
我院门诊于 1999年底率先探索使用综合预约模式 ,克服了自然流程模式的诸多弊端 ,在优化门诊流程上取得了显著效果。1 门诊流程现状多年来 ,门诊一直沿袭自然流程模式 :病人到医院排队挂号候诊就诊候检检查取药离院。流程的每个环节都需排队 ,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1.1 门诊就诊“三长一短” ,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自然流程模式下 ,形成了门诊流程的三个“高峰”挂号高峰、就诊高峰、检查高峰 ,高峰期无论是候诊、检查都会遇到排队时间长和诊查时间短。门诊流程出现“瓶颈”现象时 ,为解除“瓶颈” ,医…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胆肠内引流术后再发肝内胆管结石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28例胆肠内引流术后再发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资料。结果:28例患者根据既往肝外胆管连续性是否保留分为保留组与未保留组。保留组16例中,8例Oddi括约肌功能良好,拆除原胆肠吻合口,修复胆总管并行T管外引流,7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胆肠吻合口拆除重建、标准胆肠Roux-en-Y吻合,1例合并胆管肿瘤无法切除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未保留组12例中,7例胆肠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修复重建,5例行吻合口切开取石后重建。两组共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39.3%),其中胆瘘3例,切口感染6例,腹腔出血2例,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保留组与未保留组即时结石取净率、最终结石取净率分别为68.8%和66.7%、87.5%和83.3%;术后随访生存状态的优良率分别为85.7%和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胆肠内引流术后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明辨既往手术方式及分析结石再形成原因,尽量取尽结石,依据Oddi括约肌功能选择胆道内外引流术式。  相似文献   
74.
长沙市教师亚健康状态与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长沙市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指出长沙市教师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方法:于2003-05/2006-05选择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长沙市教师3213名。选用美国康奈尔大学WolffHG和BrodmanR等编制的自填式健康问卷,即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分18个部分,共有195个问题,每一项目均为两级回答:是或否。"是"记1分,"否"记0分。全部项目得分相加得康奈尔医学指数总分。回收量表进行判断后结合多媒体显微诊断仪结果,两者同为阳性则判断为亚健康状态,并依据量表结果分级。对诊断为亚健康状态的教师发放调查表。调查的危险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所处学校、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工作环境、对工作的喜好程度、工作时间、对工作的胜任情况、工作业绩、深造压力、遇事态度、与同事的关系、有无知心朋友、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住房条件、家庭融洽、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均衡膳食、娱乐时间、性生活、操心子女升学就业共24项。结果:①3213名教师中健康人808名(25.15%);处于亚健康状态2405名(74.85%),其中轻度亚健康状态899名(37.38%),中度亚健康状态1309名(54.43%),重度亚健康状态197名(8.19%)。②30~40岁是教师亚健康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80.98%);女性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性(分别为78.39%,68.87%,χ2=31.17,P<0.01);大学教师经性别标化后亚健康发病率高于小学及中学教师。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26,P>0.05)。③年龄30~40岁、对工作厌倦、对生活现状不满意、体育锻炼少、睡眠时间少是教师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市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30~40岁女性大学教师更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教师应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通过保持轻松向上的心态、合理锻炼等方式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分析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载体-JYstraws和及开放式载体-medicult管用于人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的效果。方法以本中心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的患者卵裂期胚胎(1678个)为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实验分为封闭式载体-JY straws管冷冻组和开放式载体.medicult管冷冻组,比较其复苏胚胎成功率及复苏胚胎完整率。进一步,我们将冻存的胚胎按照胚胎质量分为优质胚胎和非优质胚胎,分别比较两种冷冻载体对不同质量胚胎的复苏效果。结果开放式载体-medicult管的胚胎复苏成功率(98.69%)和复苏完整率(90.23%)明显高于封闭式载体-JYstraws的胚胎复苏率(87.41%)和复苏完整率(65.41%)。无论优质胚胎还是非优质胚胎,开放式载体的复苏成功率及复苏胚胎完整率均好于封闭式载体。结论开放式载体-medicult管胚胎解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6.
正目的测试下述假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不使用腹腔引流不会增加并发症的频率或严重程度。背景一些外科医生已经放弃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方法所有参与研究的外科医生均来自美国9个胰腺外科中心,所有的外科医生在研究期间,必须强制性的提供所有接受PD患者的手术方式。参与研究病人,其资格标准都进行了评估登记。我们选择了137例接受PD手术的患者,手术开始前在Baylor医学院的统计中心使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为确保治疗组的患者有相对一样的软胰或硬胰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胆道引流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胆道镜探查的Oddi括约肌功能情况分为胆肠内引流组和T管外引流组,比较2组的术中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结果 1 2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术前肝功能、术前症状及体征、术前生化指标、结石分布、术前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肝叶切除率、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率、肝门阻断时间和次数、胆汁培养阳性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胆肠内引流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管外引流组(P<0.001)。3 2组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及具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胆肠内引流组的即时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T管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但最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1)。5 2组在术后生活状态评价优良和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良:P=0.560;差:P=0.560)。2组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癌变、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组的数据初步得出,肝内胆管结石胆道通畅引流方式根据Oddi括约肌功能进行选择,对于Oddi括约肌功能丧失的患者,我们推荐实施胆肠内引流术,首选胆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利用时点尿估算法调查体检人群中钠盐摄入量的情况,探讨钠盐摄入量与在外就餐频率及常见慢性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健康管理科参加年度健康体检并完成钠盐摄入量检查者。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钠盐摄入量在不同外出就餐频率组间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 242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5.83±11.67)岁,男性10 129例(55.52%),平均钠盐摄入量为(8.39±1.84) g/d。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人群钠盐摄入量高于非高血压和非血脂异常人群(均P0.05),但糖尿病人群与非糖尿病人群钠盐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平均每周在外就餐次数1次、2~3次、4~5次和5次者钠盐摄入量分别为(8.37±1.84) g/d、(8.49±1.84) g/d、(8.51±1.86) g/d以及(8.53±1.68) g/d(P=0.002)。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等因素后,在外就餐频率高的人群钠盐摄入量较在外就餐频率低的人多。结论:体检人群平均钠盐摄入量远高于国家建议标准。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者钠盐摄入量高于正常人群。在外就餐频率是影响体检人群钠盐摄入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血管内皮功能情况及与高血压和正常人群的差别,并分析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810例年龄43.06±8.54岁的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正常组。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作为评估动脉硬化和内皮功能的指标。结果 高血压前期组baPWV比高血压组低(1419.98±209.18 cm/s比1487.92±316.99 cm/s,P<0.001),FMD比高血压组高(6.84%±2.64%比6.45%±2.46%,P<0.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43.33±170.52 cm/s和8.01%±2.78%)。在全人群、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中FMD与baPWV存在负相关(r分别为-0.316、-0.354、-0.266,P<0.001),但在正常组中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097)。在高血压前期组中对影响baPWV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FMD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已经开始,因此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开展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和干预可以避免动脉硬化的进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体检中危及健康的“红色预警值”报告流程及实施随访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体检发现的1 168例“红色预警值”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发现的973例“红色预警值”患者作为实验组,按新制定的报告流程及追踪随访体系实施诊疗,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追踪随访率、就诊率、平均就医时间、随访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五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连续变量进行配对t检验、分类变量进行配对列联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新制定的报告流程及追踪随访体系实施诊疗,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包括追踪随访率(对照组96.92%,实验组100%,X2=30.503,P<0.05)、就诊率(对照组83.48%,实验组93.63%,χ^2=52.142,P<0.05)、平均就医天数[对照组(3.0±0.5)d,实验组(1.5±0.5)d,t=69.12,P<0.05]、随访患者满意度(对照组87.84%,实验组96.20%,r=48.361,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0.26%,实验组0.10%,χ^2=0.102,P>0.05).实验组追踪随访率、就诊率、平均就医时间、随访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检“红色预警值”报告及追踪随访的实施大大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提高了疾病诊治的成功率、受检者的满意度以及追踪随访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使“红色预警值”管理及服务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