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81篇
药学   53篇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用高速离心、葡聚糖凝胶G200层析和制备电泳等法,从家兔、豚鼠和小鼠初乳制备出三种动物的SIgA。家兔和豚鼠SIg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示两条区带,交叉对流免疫电泳分析表示两条带同属IgA。小鼠SIgA PAGE仅显示一条带。用所获SIgA分别制备绵羊抗三种动物SIgA血清,血清经自行设计的不同组分吸收原固相免疫吸附剂吸收后,免疫电泳时抗体与乳清仅显示一条沉淀弧,对IgA专一,对其它Ig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2.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从血液动力学的角度探讨推拿的治疗原理,一年来我们对3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了推拿前后脑血流变化的观察,现将这一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31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片的变化,诊断为推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93.
同步辐射X线相位衬度成像的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影像技术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常规的X线成像方法,如X线摄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等,是利用组织间X线的吸收系数不同产生吸收衬度差,使探测器获得不同光子流率而成像的[1]。软、硬组织的X线吸收衬度差异明显,骨和牙中的钙较软组织中的碳、氢、氧具有更高的吸收衬度,因此成像效果较好。而不同软组织之间如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由于密度和组成的差异较小,难以产生足够的衬度,使得各种基于吸收机制的常规X线成像方法难以区分其中的差别。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步辐射X线相位衬度成像(以下…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道了芳香脂酶底物4-乙酰氧基-3-甲氧基-ω-硝基苯乙烯及发色基团4-羟基-3-甲氧基-ω-硝基乙烯的合成,测定其熔点前者为167-169℃,后者170-171℃,发包基团在50mmol/L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PH9.5)中克分子消光系数为26703±469,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底物经酶水解生成的产物在PH8.5Tris-盐酸缓冲液中呈红色,其吸收波形与合成的发色基团相同,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测得米氏常数为0.1±0.005mM/L,最适宜底物浓度为0.2mM/L,在此情况下,反应速度虽为最大反应速度的67%,但保证了试验结果的稳定。标准发色基团浓度在相当酶活性0-75u/mL范围内,血清酶活性在0.4u/mL以下发色基团浓度血清酶活性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批内误差CV为2.48-2.74%,正常参考值为0.261±0.0264u/mL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底物性质稳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5.
为消除胃癌手术后切口疼痛,同时减少因保留胃肠减压管引起咽部异物感(简称异物感)等,我们对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芬太尼、氯胺酮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并对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0—2020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2010—2020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数据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结果 北京市通州区2010—2020年共报告法定呼吸道传染病62 56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27.33/10万,历年发病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猩红热和麻疹;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 结论 2010—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需针对每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8.
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确定危险因素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行上腹部手术治疗并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41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麻醉持续时间等因素中筛选并确定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及麻醉持续时间>3h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22.16%、17.47%、1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吸烟史(OR=2.393,P<0.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OR=2.110,P<0.005)以及麻醉持续时间>3h(OR=1.904,P<0.001)为导致老年患者发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对该并发症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小儿顽固性肺炎的体液免疫状态并对其行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对34例顽固性肺炎进行血清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测定,并予相应的丙种球蛋白替补疗法。结果:所有顽固性肺炎病例体液免疫均有异常,而且以丙种球蛋白的降低显著,其中23例行免疫调节治疗,疗效满意。结论:早期着眼于免疫调节是防治小儿顽固性肺炎体液免疫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我市蔬菜、水果铅含量污染状况,为控制食品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5009.12~1996测定102件样品。结果样品铅含量均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结论市售蔬菜、水果铅污染控制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