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血清型分布及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tdh)毒力基因情况。方法 2009年6~10月于深圳市龙岗区所属的各酒店、超市、农贸市场、水产品经销市场等地采集包括生蚝、贝类、虾、蟹、鱼等鲜活的海水及淡水产品共279份。采集河水、池塘水、水库水、各海岸、市场、宾馆以及曾暴发霍乱疫点生活污水、养殖水、海水等共227份样品,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副溶血性弧菌初筛后进行常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携带tdh产毒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188株,其血清群呈多样化,最主要的为O2群(25.0%),其次为O3群(10.1%)、O1群(6.4%)、O10群(6.4%)。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水产品和外环境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带菌率较高且血清型呈现多样性,并与食物中毒分离株血清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实时荧光PCR同时检测EPEC、EIEC、EHEC三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方法。方法:于GenBank数据库中查找三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毒力基因stx1、stx2、eaeA及ipaH基因序列并使用软件进行比对后设计四套引物及探针,建立四重实时荧光PCR检测EPEC、EIEC、EHEC和志贺菌的方法,并对方法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完全一致,均为100%。结论:四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可同时检测EPEC、EIEC、EHEC和志贺菌,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卫生检验、食品检验等领域,对快速有效的实施针对治疗,预防食物中毒,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某地地表水中EV71、CoxA16等人肠道病毒的污染情况。方法选择某地1个污水处理厂和1条河流(上、下游)作为采样对象,每月采集未经处理的污水和上、下游河水各1份,经过滤、浓缩后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6份水样中,肠道病毒检出率为52.77%;其中EV71阳性检出率为44.44%,CoxA16阳性检出率为16.66%,其它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亦高达36.11%。夏季地表水体中的肠道病毒阳性率(100.00%)显著高于其它季节(37.03%)(P〈0.00)。污水中各类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与河水中肠道病毒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表水中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与当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重症及肠道传染病(甲乙丙类)的发生无相关(P〉0.05)。结论地表水中肠道病毒的污染严重,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了解肠道病毒经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中,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感染状况,分析研究HIV/AIDS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影响,为评价甲型H1N1流感、HIV/AIDS病人现有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252例HIV/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2~5mL检测流感抗体。对问卷调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以Excel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2例HIV/AIDS病人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40例,阳性率15.9%,阴性212例(84.1%)。流感抗体阳性与阴性者比较显示,CD4细胞水平、有无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AIDS病人与健康人群甲型H1NI流感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病人因免疫力低下可优先考虑接种流感疫苗。低CD。细胞水平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病毒核酸的应用。[方法]采集2008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幼儿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粪便和疱疹液标本,分别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肠道病毒EV71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在对16例已收集到的患者的粪便、疱疹液标本进行检测时,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到8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50.O%(8/16),而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到5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31.3%(5/16)。[结论]实时荧光RT-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且能在采样后数小时内检测到病毒的RNA,从而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因此该方法对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方法. [方法]将HTLV-I的PX基因转染pUC57构建HTLV-I检测参考菌株,针对PX基因设计LAMP和PCR引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反应体系,并考察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25μl LAMP最佳反应体系为:外引物02 μmol/L、内引物1.8 μmol/L、dNTP 2 000 μmol/L、Mg2+4 mmol/L、甜菜碱0.4 mol/L、BstDNA聚合酶8 U;最佳反应条件为64℃恒温反应60min.[结论]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为HTLV-I的快速检测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57.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由副溶血性弧菌O3:K6型引起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食物中毒事件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并从7宗相同血清型O3:K6的溶血性弧菌菌株中,每宗取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7株副溶血性弧菌,它们的血清型均为O3:K6,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显示,有2株副溶血性弧菌图谱一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5株副溶血性弧菌为紧密相关.结论:通过PFGE分子分型的方法了解到该血清型O3:K6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之间具有紧密相关和高度的同源性,表明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O3:K6是该地区引起腹泻的主要菌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和B超定位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50岁以上男性,有排尿异常、直肠指检异常、血清PSA测定升高或(和)B超检查发现低回声结节者,均行直肠B超定位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总结分析其结果。结果本组80例中,活检癌阳性者38例,PSA>4ng/ml,<10ng/ml18例中7例前列腺癌;PSA>10ng/ml57例中,前列腺癌29例;PSA<4ng/ml5例,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活检有2例前列腺癌(40%)。B超检查前列腺低回声结节60例,前列腺癌34例。结论本组结果表明,随着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升高,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时,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明显增高,即使PSA<4ng/ml,部分患者也有前列腺癌可能。两种检查同时进行,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2005年1月至12月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样疫情进行病原学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检测方法比较。方法:对群体性发热的14起病例107份鼻咽拭子和85份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Influenza A/B IgM ELISA;胶体金法;鸡胚分离培养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14起107份标本中荧光定量RT-PCR检测10起45份阳性,阳性率为42%(45/107);10起85份血清标本中,A型流感IgM 7起17份阳性。阳生率20%(17/85);对2起30份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1起3份阳性,阳性率10%(3/30)。鸡胚培养12起77份标本中,3起3份阳性,阳性率3.9%(3/77),其中,2起分离出HIN1流感病毒株,1起分离出流感病毒H3N2亚型病毒株。暴发时间分布情况集中在3-5月份,其中5月份的4起疫情中。3宗分离出流感病毒株。结论:3~5月份是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暴发流行的高峰期,以A型流感为主,其次为B型流感。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在3-4h内得结果,可作为快速的流感病毒检测诊断方法,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0.
消毒剂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院内感染的管理及监测力度 ,使院内感染有所下降。但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细菌污染仍然严重 ,这类细菌所致院内感染时有发生 ,受到了各级消毒学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我区各医疗单位使用中消毒液污染菌的情况及菌群分布。对 1995~ 1999年 5年间从我区各医疗单位使用中消毒液检出的细菌进行了鉴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菌株来源  10 0株菌株来自 1995~ 1999年我区各镇级医院及个体诊所院内感染定期监测采集的 2 484份常用 5种消毒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