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血清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LN、HA及IV-C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4项指标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步升高,在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硬化阶段达高峰,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TNF-α在慢性乙肝重度时升高幅度最大,TNF-α的变化与LN、HA及IV-C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NF-α、LN、HA及IV-C是较好反应肝纤维化程度和肝内炎症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角蛋白阳性细胞检测在肿瘤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建立早期诊断肿瘤转移的方法。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症患者的骨髓涂片中的角蛋白阳性细胞。结果:21株人的癌细胞株中,凡上皮来源者均呈阳性反应,非上皮来源者均呈阴性反应。24例癌症患者中,18例骨髓中有角蛋白阳性细胞,其中1/3的患者淋巴结没有转移,另外冰冻检查发现,分化不明显的癌细胞角蛋白表达更多,染色更深,结论:骨髓中角蛋白阳性细胞检测技术,可用于某些癌症血行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形态分化不明确,病理难于确定的补充诊断。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5月收治病毒性肝炎高黄疸患者38例.其中22例应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勃乐斯(前列腺素E,PGE)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8例高胆红素血症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9~65岁,平均34.5岁;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浆sE-selectin的测定,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慢性乙肝组的sE-selec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ALT、TB呈显著正相关,与PTA、AL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浆sE-selectin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肝脏的炎症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IgA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合并胃黏膜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HBV感染患者40例,排除其他肝病及既往胃病史;慢性胃炎40例,排除既往肝病史;正常对照为9例胃镜检查正常体检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从形态学上了解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情况,同时抽取胃黏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IgA水平.结果:(1)按McCormick标准,慢性HBV感染组胃黏膜病变占80.0%(32/40),其中慢重肝的重度胃黏膜病变占46.15%(6/13);慢性胃炎组胃黏膜病变占77.5%(31/40);(2)在慢性HBV感染组,肝损伤越重,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越高,随着胃黏膜病变的加重,胃黏液sIgA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sIgA水平同胃黏膜病变分度之间呈负相关(r=-0.516,P<0.01);虽然慢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胃黏液sIg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5),但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sIgA水平是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慢重肝患者甚至低于正常人;胃黏液sIgA水平还与ALB、PTA呈正相关(r=0.453,P<0.01;r=0.557,P<0.01),而与ALT、TBIL无相关性(r=0.008,P>0.05;r=-1.522,P>0.05);(3)慢性胃炎组重度胃黏膜病变的胃黏液sIg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06,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常伴有胃黏膜病变的发生,肝损伤越重,胃黏膜损害程度越重;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胃黏液sIgA作为胃黏膜防御因子,其水平的下降,可能参与了慢性肝病胃黏膜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和影像学的相关性,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47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并进行肝活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7例,病理检查证实28例,临床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59.60%,1例外科手术切除前肝活检未查见癌细胞的患者,术后证实为胎儿型肝母细胞瘤,有2例做肝活检2次,有2例做肝活检3次而查见癌细胞。结论肝活检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客观误差,需多次多部位多方向取材,并结合血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以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产业发展政策角度,对比了内地和香港在中药现代化领域的比较优势,运用波特的产业发展的“钻石结构”理论,指出两地在要素禀赋、技术开发能力、需求条件、企业差异、政府行为和机会等方面具有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的巨大潜力。用价值链方法分析了现代中药产业的增值过程,指出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环节为研发和营销。分析了目前两地合作的特点及其障碍,并据此提出中药现代化合作的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采用生脉注射液30mL,甘利欣注射液30 mL,分别加入5%GS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根据病情需要予以其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电泳+TAG,腹部B超明显好转.结论 生脉注射液与甘利欣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混合痔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TST)联合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T S 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纳肛,对比2组疗效、并发症和肛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