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们于1986年4月以来应用前臂尺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8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前臂尺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及手术方法,作者认为前臂尺侧皮瓣出血少,毛发稀,部位较强蔽,手术时间短,术后手无功能障碍,是颌面整形外科优良的皮瓣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2.
病例男,19岁,1990年11月4日不慎被热皮带轮热压伤左手示、中、环、小四指背侧,各指背侧中间指关节外露,近侧指骨远端部分骨缺损与关节相通,腱帽与局部软组织完全断裂、缺损。入院后随即在臂丛麻醉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胃经镇痛功能的相关作用。方法:SD大鼠16只,在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手术切除6 mm长一段,1周后针刺“后三里”,测定针刺前后痛阈,并与术前、非手术侧、对照组针刺痛阈进行对比。结果:切断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针刺前后的痛阈未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与术前、非手术侧和对照组针刺痛阈变化对比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胃经镇痛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穴区细胞外基质在针刺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以大鼠热辐射甩尾实验的温度变化为观察指标。实验组大鼠“后三里”区注射人工合成的五肽甘氨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酰-酪氨酸(Gly—Arg-Gly-Asp-Tyr,GRGDY)30min后再针刺,以大鼠基础痛阈组、“后三里”区注射0.9%NaCl组及针刺后三里组为对照。结果:GRGDY注射后30min再针刺,大鼠甩尾的温度与针刺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结论:GRGDY未能阻断针刺效应,针刺效应的初始机制可能与细胞外基质与整合素特异性的结合位点RGD无关。  相似文献   
85.
大鼠后三里重新定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大鼠后三里的针灸实验提供较为实用的定位标准和详实的解剖学参考数据.方法:①用解剖学方法制作SD大鼠胫、腓骨标本,观测大鼠小腿骨形态学变化,据此并参照人的骨度分寸法和足三里"地"的位置,对大鼠后三里进行定位,用游标卡尺测量与后三里定位相关的数据.②根据本研究后三里定位对大鼠进行针刺甩尾实验,以验证针刺疗效.结果:新测得的后三里进针点的位置高于传统后三里1.84寸,位于腓骨头下方0.84 mm向前3.34 mm处.结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实用的大鼠后三里定位标准,供针灸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86.
组织水肿的一个力学模型及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但其发生发展机理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根据组织液压力对其结构的影响和血液、组织液物质交换理论 ,建立一种描述水肿发生和发展的力学模型。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显示物质交换动态平衡的破坏所产生的组织液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引发水肿 ,这与临床的实验发现一致 ,水肿形成机理的讨论指出水肿治疗的关键在组织结构破坏前调整血浆与组织液间物质交换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87.
用STZ分别诱导SD和SHR大鼠建立伴有和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非药物治疗组(SDDM)、氨基抓治疗组(SDAG)、和CPI治疗组(SDCPI);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大鼠亦随机分为非药物治疗组(SHRDM)、银杏叶总黄酮治疗组(SHRY)和CPI治疗组(SHRCPI)。6组大鼠再按糖尿病病程分1、4、8、16‘24周5个时相点。除SHRYI、4周时各为4只外,其它各时相点动物各5只。对其腹主动脉在体顺应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腹主组动脉顺应性均呈下降趋势。SDCPIS周起大于SDDM(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88.
成年大鼠毛囊神经嵴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初步诱导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多以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C)、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然而SC传代后形态和功能逐渐改变,NSC来源受限,B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率相对较低,因此寻  相似文献   
89.
对针刺后大鼠脂肪条带结构蛋白电泳图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针刺大鼠后的循经脂肪奢带结构匀浆蛋白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方法,对多种针刺位点的大鼠胃经和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匀浆上清进行变性蛋白电泳.并对电泳图谱条带识别比对。结果:针刺大鼠胃经和任脉线上腧穴和非穴点,其相应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匀浆蛋白电泳表现出相同的差异性条带。结论:针刺产生的经络效应具有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在大鼠胃经及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分别进行近心端、远心端切断后对针刺痛阈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大鼠胃经及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近心端、远心端手术切除6mm脂肪条带结构,并在术前术后分别进行针刺镇痛痛阈测定对比。结果:手术切断大鼠胃经及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前后,其针刺痛阈出现有意义的改变。结论:大鼠胃经及任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针刺镇痛效应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