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Forearm ulnar cutaneous flap is a new type of flap which is safeand convinient, and it can be used for many purposes. It is superior to theradial cutaneous flap in that the wound on the donor site is ratherconcealed, the skin flap is less hairy, and it is easier to be made. The flapis suitable for repairing oral, maxillofacial and neck defects.Myocutaneous or osteomyocutaneous flap can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skin flap. If the distal end of the flap is used as the pedicle, then anisland flap can be made for the repair of hand defect. The authors usedthis flap to repair 12 cases of oral or maxillofacial defects due to differentcauses. All the cases have been followed for 9-15 months. There wassatisfactory healing of the recipient site both cosmetically and functionallyin all the cases. At the donor site, there was no disturbance of the sensoryor motor functions of the forearm or the hand.  相似文献   
12.
胸锁乳突肌肌瓣血管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中对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肌动脉来源的记载很不一致。本文用50例成人标本,以巨微解剖方法,用图确切显示肌的上、中、下段分别主要由枕动脉、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的肌支供应。锁骨下动脉分支发出的附加肌支(39/50)常分布肌的起端,但分布范围小,不是肌的主支。胸锁乳突肌肌支来源多,采用该肌任一头作肌瓣时,应将多源的肌支分别保留于各头,以利单头肌瓣和剩余肌的存活。采取游离血管蒂时,以用颈外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肌支为佳。这两个肌支位置表浅,管径平均都是1.1mm。各肌支都是分散入肌的,没有形成血管门。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脂肪条带结构针刺镇痛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脂肪条带结构针刺镇痛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择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后三里以及脂肪条带结构旁两个对照位点(A1、A2),分别进行针刺,针刺结束后立即断头处死,分离出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制备匀浆液,采用放免法测定样本中的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DynA)、P物质(SP)含量。结果:βEP针刺后三里(19.08±7.42)与针刺A1、A2位点(2.27±1.99)经成组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显著(t=5.5374,P<0.01)。DynA针刺后三里(23.08±8.61)与针刺A1、A2位点(2.19±1.81)经成组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显著(t=5.8194,P<0.01);SP针刺后三里(1.57±0.49)与针刺A1、A2位点(1.05±0.60)经成组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t=1.6330,P>0.05)。结论:针刺正常大鼠后三里腧穴,可使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特异性针刺镇痛效应物质βEP、Dyn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4.
TheamygdalawasconsideredasthemostimportantnucleusinvolvedinthegenerationandpropagationoftonicclonicseizuresinducedbysystemicorintranuclearinjectionofsomanandpersistingrepetitiveseizuresresultedinadelayeddeathoftheneuronsoftLhearnygdalaL'~3:.Themechanismofseizure-induceddeathofamygdalaneurons.'remainsairlyunderstand.Cab infltixmediatedthroughNMDAreceptorswasdemonstratedtoplayanimportantroleinexcitatoryneurotokicity"~'1.ActivationOfnitricoxidesrpthase(NOS)andinductionofc-foSsh~thecommonupstr…  相似文献   
15.
在78具成人尸体的奇静脉系统中,奇 半 副半型的出现率为64.10%。但半奇静脉系的组成变化很大,这种分型法不易有统一标准。本文根据Seib的观点,以半奇静脉系的中断情况,将奇静脉系分成双干、中间和单干三型,其中以中间型居多(52.56%)。中国人半奇静脉系中断次数和奇静脉与半奇静脉系间的交通支都较白种人多,差异明显,提示了白种人奇静脉系可能接近胚胎型。奇静脉中段常凸向正中线之左,奇静脉系起始处常与下腔静脉或肾静脉连接,这些宜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作者前已报导足背皮瓣的动脉。足背皮瓣的静脉,国内已有翁嘉颖等、吴晋宝等、徐恩多等、王学礼等、王永贵等报导,但均系摘要。我们观察了50例足背皮瓣的静脉,材料和方法同前文,只是静脉没有注射颜料或填充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X线造影和墨汁灌注透明方法,对大鼠岛状皮瓣再植后的血管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术后8天,皮瓣和受区之间即可见毛细血管吻台,受区血管长入皮瓣。之后,血管吻接数目逐渐增多,管径增大。皮瓣与受区是否良好贴合是影响再血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和受区的血管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8.
检测脂肪条带结构上的低阻抗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在脂肪条带结构上检测低阻抗线。方法 在小鼠、大鼠、兔、蟾蜍等动物体内任脉沿线的脂肪条带结构上,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信号传递实验观察。结果 在脂肪条带结构的边缘传递电刺激信号作用最强。结论 在脂肪条带结构的边缘区域有条低阻抗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人的离体肱动脉全压力范围内压力(P)──容积(V)关系的测定,计算了血管自原位长(100%)及拉伸至140%间各阶段之顺应性(C)。获得了血管顺应性随着拉伸度的逐渐增加而依次减小的变化规律.同时观察了血管壁发生的相应形态结构变化,从而为外科血管吻合术,血管移植术及肢体延长术寻求得一安全适宜的肱动脉拉伸范围(1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筋膜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筋膜皮瓣的血供主要来自深筋膜的血管。深筋膜──皮肤血管穿支。深筋膜血管在深筋膜浅、深层组成筋膜血管网,其中浅层网较发达也较肯定。深筋膜血管网主要分布于四肢深筋膜发达处。本文具体介绍了四肢筋膜──皮肤血管穿支的来源、支数、行向和吻合情况,还介绍了文献中诸多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