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为了掌握痔套扎器弹力胶圈与术后出血和疼痛的关系,进行了胶圈弹力、内径与术后出血和疼痛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圈弹力越大,出血几率升高;弹力越小,疼痛发生几率亦升高;胶圈内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术后出血和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四肢各主要动脉由于创伤所致的破裂、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很多都伴有受损肢体的皿循环障碍,严重影响伤肢的存活.更危及生命,临除上多用直接吻合、修补术自身血管移植治疗。而方对山于缺损严重,则需人造血管移植。自1988年~1995年,共收治四肢动脉损伤86例,其中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损伤的有11例;互临床资料本组共11例,均为男性。年龄18~42岁。致伤原因:锐器伤5例,火器伤3例,挤压伤2例,骨折端挫伤1例。血管损伤情况:股动脉6例,肽动脉2例,损伤血管直径05~0.scm.缺损长度3·0~8·Ocm,本组均采用国产高分子涤纶人造血…  相似文献   
73.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轻中度患者以3个月为1个疗程,重度患者以半年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67%。  相似文献   
74.
香菇多糖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为甘露糖甘肽,其余为多种糖分和各种氨基酸等,为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佐剂,多用于急慢性白血病、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具有提高病人低下的免疫功能、防止癌细胞转移、纠正微量元素失调等作用,极少发生过敏反应。我科为肿瘤病人辅助治疗静脉输注香菇多糖引起3例变态反应,现将抢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1年内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0.6 mg,1次/d(第1周)、1.2 mg,1次/d(第2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AT),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食管自发破裂穿孔的诊治过程及经验,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7例食管自发破裂穿孔病例,一期手术修补2例,非手术治疗5例,其中4例控制感染及胸水后予以带膜支架封堵食管裂口治疗。结果手术后死亡1例,余均康复。结论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疾病发病特点的认识,及时处置,选择合适的检查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Boerhaave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7.
报道1例大面积左乳浸润性癌伴全身多发转移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好心理护理,对口腔黏膜、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加强放射皮肤保护,肿物换药护理。经过放化疗,肿物明显缩小,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价3种常用双膦酸类药物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患者入选参与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组(20例)用氯屈膦酸钠150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h;B组(20例)用帕米膦酸钠9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h;C组(11例)用唑来膦酸4mg加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min,单次为1疗程,5周后重复给药,连续2疗程后观察用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1例人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A组骨痛治疗2疗程的总有效率为55%(11/20),B组总有效率为65.0%(13/20),C组总有效率为81.8%有效(9/11);经统计学处理,C组与A组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1疗程缓解率分别为33.3%、4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C组之间、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唑来膦酸对癌性骨转移性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它比传统使用同类治疗药物具有使用更方便,疗效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X光引导下经皮穿刺关节内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3例确诊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X光引导下经皮穿刺行腰椎小关节内注射利多卡因与曲安奈德混合注射液;用VAS评分为评估标准。结果注射治疗后1小时、2周、6周与注射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效果排序为:近期>中期>远期。结论X光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小关节内注射疗法是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干预方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干预方式.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人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25名社区居民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各社区按居民小组分区以健康讲座、家庭访问、电话访谈、信函随访、定点咨询等方式开展干预,2a后进行效果调查,比较各种干预方式的即时效果、研究对象对干预信息的接受情况、社区医务人员对干预方式施行的可操作性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不同干预方式的人群接受率高低依次为电话访谈(94.0%)、家庭访问(89.2%)、健康讲座(70.6%)、信函随访(27.2%)、定点咨询(19.5%).医务人员对干预方式施行的认可率高低依次为电话访谈(78.9%)、健康讲座(70.0%)、家庭访问(66.7%)、信函随访(22.2%)、定点咨询(15.0%).电话访谈的成本-效果比最小(1.79),定点咨询的成本-效果比最大(13.79).结论 健康讲座、家庭访问、电话访谈适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