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病例简介患者,男,25岁,反复颜面、下肢水肿4年余,3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颜面、下肢水肿,伴左腹股沟区红肿热痛,不能行走,并有恶寒、发热等症状,肾内科予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未能缓解,行简单切开引流术后,症状稍改善,但脓性分泌物较多,且持续高热不退,于2007-04-14转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72.
潜毛窦是发生在青年的不常见疾病。目前其最佳外科治疗方法在国外尚有争议,而国内鲜见此方面的报道。我们采用病灶切除及一期缝合术治疗潜毛窦21例,获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联合保肛手术3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4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40Gy,每周5次,每次2Gy。于第4周放疗结束后开始行全身化疗,1个疗程,方案为奥沙利铂(150mg/d1)、亚叶酸钙(100mg/d1~3)加5-FU(750mg/d1~3)。于新辅助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手术。结果经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直径平均缩小41.2%,67.6%(23/34)的病例T分期下降,淋巴结阴转率为58.8%(10/17)。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发生肝转移1例,局部复发1例;88.2%(30/34)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结论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放化疗,能使肿瘤分期降低;联合行保肛手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4.
肠外瘘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法。它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病死率高达50%~60%,至今仍在15%~20%。其中高位肠瘘肠液丢失量大,难以自愈,死亡率高而成为临床上一个棘手的的问题。高位肠瘘是指十二指肠瘘和距屈氏韧带100cm以内的空肠瘘。我科除应用传统治疗和护理方法如深静脉肠外营养、造瘘口供给肠内营养外。  相似文献   
75.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趋化因子和共刺激分子B7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7通过为T细胞激活提供第二信号,趋化因子MIP-1α能趋化T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等在抗肿瘤免疫中有相应作用的细胞。从而产生抗肿瘤效应。研究表明共转染B7因子和趋化因子.可能通过“招引-活化”的机制而产生更强的抗肿瘤效应。本研究利用两种含不同选择标记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采用重复感染法,将小鼠MIP-1a和B7—1基因共转染到大鼠乳腺癌细胞(SHZ-88)中,实现共表达,并检测到招弓『单个核细胞,并将其激活的体外生物学活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小肠辐射损伤相关肠屏障功能障碍的防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照射组(8只)仅接受10Gyx线单次腹部照射:NAC治疗组(8只)予以10GyX线单次腹部照射并NAC(300mg/kg)腹腔注射7d(照射前4d开始给药,照射后3d停止给药);正常对照组(8只)予以10%葡萄糖腹腔注射,注射时间同治疗组。照射后3d处死大鼠,取血桨、末端回肠、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标本。光镜下观察并计算单位面积肠片上的肠腺存活率和绒毛数.测定血中D-乳酸、内毒素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检测小肠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细菌培养以测定细菌易位率。结果辐射照射后,NAC治疗组大鼠肠腺存活率为(76.84±4.82)%,绒毛数量为(8.56±0.68)个/mm;与单纯照射组[(49.64±5.48)%和(4.02±0.54)个/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中NO含量分别为(0.48±0.12)μmol/g和(0.88±O.16)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治疗组大鼠血浆D-乳酸含量、DAO活性、内毒素水平及肠道细胞易位率与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NAC对辐射损伤相关肠屏障功能障碍具有防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性介质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根据基因库中的人肝素酶基因序列,构建针对肝素酶(HPSE)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及其表达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观察其对HPSE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 设计HPSE靶向的发夹状siBNA,退火后连接人pGPU6/GFP/Neo载体,转化后进行序列鉴定,脂质体转染MDA-MB-231细胞株,并进行荧光摄像,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设计出3条针对HPSE的siRNA,将退火后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到pGPU6/GFP/Neo载体,测序结果正确.转染MDA-MB-231细胞后,MTT法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了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8.25±3.42、43.70±2.44、39.40±2.38,比较空白对照组4.48±2.28明显升高(P<0.05).结论 成功构建针对HPSE基因的siRNA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8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后肢分5点进行肌内注射,连续14 d;观察术后即刻、7、14、28 d健侧后肢与缺血后肢脚垫温差及术后28 d大鼠后肢肌肉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治疗组两侧后肢脚垫温差(1.75±0.18)℃,较对照组(2.57±0.13)℃小(P〈0.05);治疗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中的MVD(4.60±1.50)较对照组(3.33±1.05)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陈少全 《吉林医学》2022,(2):454-45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7例.单一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并比较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2例行经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中在癌床和淋巴结引流途径及系膜血管走行方向多点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组术后第1,2,3天静脉滴注香菇多糖。观察2组免疫指标的变化,伤口愈合情况,吻合口瘘发生率,肠梗阻、腹膜炎和肝肾功能的变化,通过Karnofsky评分增高率判断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术后第4天治疗组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D8+则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Karnofsky评分增高率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腹腔并发症和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肠癌术中腹腔内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香菇多糖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增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