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白细胞介素-10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是近年发现的细胞因子网络中为数不多的抑制性细胞因子 ,主要由TH2细胞产生 ,能够抑制IL 2、IL 1、IFN γ、TNF α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及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器官移植后产生免疫耐受时出现IL 1 0的高表达 ,而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时则表现为IL 1 0的低表达。移植后应用IL 1 0或将IL 1 0基因转染移植物能够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72.
125I标记Ki67多肽核酸影响肾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1 2 5I标记肿瘤增殖基因Ki6 7多肽核酸 (PNAs)对人肾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Ki6 7基因PNAs ,氯胺T法1 2 5I标记PNAs,脂质体包裹后转导肾癌 786 0细胞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技术检测Ki6 7表达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肾癌细胞增殖 ,以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法检测肾癌细胞凋亡。以PNAs作对照。结果  2 5 9MBq L1 2 5I PNAs组肾癌细胞Ki6 7表达阳性率 [(16 1± 0 7) % ]降低 ,Ki6 7蛋白量 [(35 8± 3 6 ) % ]降低 ,与PNAs组 [(2 8 6± 0 4 ) %、(81 9± 3 2 )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细胞增殖抑制率 2 5 9MBq L1 2 5I PNAs组 [(6 0 9± 7 1) % ]与PNAs组 [(2 6 6± 3 2 )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凋亡细胞阳性率 2 5 9MBq L1 2 5I PNAs组 [(34 6± 1 3) % ]与PNAs组 [(16 5±1 0 )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 2 5I PNAs能增强PNAs阻抑肾癌细胞Ki6 7基因表达 ,抑制增殖 ,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穿刺取石,共行9次手术。结石清除率63%(5/8),平均手术时间110min,术中均不需要输血,术后亦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7天,较开放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安全有效。对残留结石和复发结石的再次手术治疗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74.
125I偶联Ki-67反义核酸对人肾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12 5I偶联Ki 67基因反义寡核苷酸 (12 5I ASODN)对人肾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氯胺 T法将 10 μmol/L浓度的Ki 67反义寡核苷酸 (ASODN)与12 5I偶联 ,12 5I ASODN放射浓度为 2 .5 9MBq/L ,脂质体包装后转导肾癌 786 0细胞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Ki 67表达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2 5I ASODN处理组肾癌细胞Ki 67表达阳性率 (2 1.5± 1.2 ) %降低 ,Ki 67蛋白 (4 9.9± 4.5 ) %降低 ,与ASODN处理组(2 9.9± 0 .4) %、(82 .1± 1.9)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均 <0 .0 1)。细胞增殖抑制率12 5I A SODN处理组 (4 7.9± 3 .6) %与ASODN处理组 (2 1.8± 2 .5 )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凋亡细胞阳性率12 5I ASODN处理组 (2 8.9± 1.3 ) %与ASODN处理组 (15 .7± 0 .5 )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2 5I ASODN较之ASODN具有更强的抑制肾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6例经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6例患者按入院时住院号的末尾数字的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皮肾镜组与输尿管钬激光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28.6±7.4)min、(43.4±12.4) min,住院时间分别为(7.5±1.0)d、(4.2±1.3)d,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93.4%,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85.5%,残石率分别为0%、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钬激光组(P<0.05).术后发热发病率,两组分别为15%、6%,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石较小及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较远时,建议采用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建议采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克隆人IL-10 cDNA的全长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方法无菌条件下静脉采取正常人外周血10ml。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以细胞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克隆出IL-10 cDNA,经双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Mon中,用pMon—IL10重组体转染大肠杆菌DH5a。用萘啶酮酸诱导使重组人IL-1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ConA刺激后,IL—10转录水平增加,有利于IL-10 cDNA的克隆;克隆的IL-10 cDNA经测序证实与基因库报告的序列完全一致,插入pMon载体后经萘啶酮酸诱导能够在大肠杆菌DH5a表达;表达的蛋白质能与兔抗人IL—10特异性结合。结论人IL-10 cDNA被成功克隆并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OKT3)抗排斥作用机制.方法使用OKT3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使用电镜、DNA电泳及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凋亡,同时检测CD95的表达.结果电镜及DNA电泳发现OKT3处理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发生凋亡.TUNEL检测发现处理组凋亡发生率39.8%,显著作者简介郑骏年(1966-),男,江苏徐州人,主治医师,硕士.高于对照组10.2%(P<0.01).处理组PBLCD95表达率48.7%,显著高于对照组34.9%(P<0.05).结论上调PBL表面CD95表达,诱导其凋亡是OKT3抗排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RNA干扰对肾癌基因治疗作用,2004年本研究以针对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肾透明细胞癌株786-0细胞,观察其对786-0细胞hTERT表达及增殖、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CYP17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血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83例正常男性平均年龄66.7岁,分为<66.7岁组(36例)和>66.7岁组(47例),分别提取他们的血DNA标本。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包括CYP17基因多态位点的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MspA1Ⅰ进行酶切,确定出CYP17基因的3种基因型,即A1/A1、A1/A2、A2/A2,并经测序证实。同时测定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3种基因型之间的T和E2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年龄>66.7岁组与<66.7岁组比较,T和E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T/E2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CYP17基因的多态性并未使男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发生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增加,T水平虽有所下降,但T/E2比值却有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0.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cDNA的全长序列,为其分子生物学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无菌条件抽取正常成人外周血15ml,分离单核细胞,用刀豆素A(ConA)刺激培养24h;离心得到一定量细胞,加入变性液,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IL-10的第1条链,用自己设计的特异性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期望分子量的PCR产物;酶切后插入PcDNA3载体,转染感受态细胞进行筛选制备,并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经ConA刺激后IL-10转录水平增加,从提取的RNA反转录产物中容易扩增出期望分子量的PCR产物,酶切鉴定证明得到的IL-10cDNA分子量与基因库报告的相近,测序结果表明得到的IL-10cDNA序列与基因库报告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人的IL-10cDNA全长序列被成功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