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较为罕见,我们于1986年以来收治2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患,18岁。左上腹肿块10年,不伴有发热、腰痛、腹痛、尿频、尿痛等表现。肾图检查:右肾功能正常,左肾无功能。B 超示左肾巨大积水。膀胱镜检查: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左侧插入16cm 受阻,右侧插入22cm。逆行造影:右肾盂、肾盏、输尿管显影正常,左输尿管显影与插入导管同长,并见扭曲下移,左肾未显影.术前初步诊断:左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并肾积水。手术探查:左肾约18×19×24cm 大小,囊性感,肾皮质厚约0.3cm,肾内吸除积液4200ml.行左肾及上段输尿管切除,解剖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见有一圆形膈膜,中央有一针尖样小孔,F_3号输尿管导管不能通过。膈膜以下输管无异常发现.病检:左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瓣膜症,肾皮质萎缩.术后10天痊愈出院。例2:男患,28岁。1985年秋开始两侧腰部胀痛,时轻时重,有时腰部绞痛并向两侧小腹部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克隆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VL),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能分泌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DI-1中提取总RNA,通过RT-PER扩增出VL cDNA。用HindⅢ和Xho Ⅰ酶切纯化的RT-PER产物和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在LDNA连接酶作用下室温连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扩增出VL cDNA片段,大小约为340bp,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VL基因序列长度为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VL基因属于鼠免疫球蛋白κ轻链Ⅳ亚类。结论 成功克隆出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3.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优化多模式围手术期路径,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等一系列已经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应激,使患者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FTS的核心内容不是仅仅缩短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还要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减少出院后的再入院率。目前部分研究证明FTS应用于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就FTS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白细胞介素(IL)基因转染对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一步法从磷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的脾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出 IL-10的 cDNA。将IL-10 cDNA插入 pLNCX载体进行制备,用 PA317细胞包装pLNCX-IL10重组体,测定病毒滴度。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心脏移植前通过冠状动脉灌注5×10~5 CFU的病毒原液转染移植心脏。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半定量 RT-PCR法检测移植心脏IL-10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基因转染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33.0比8.5,P<0.01);RT-PCR在对照组未发现IL-10转录,而基因转染组4只移植心脏均有高水平IL-10转录;基因转染后 7 d IL-10的表达明显增加(316.8比 31.5,P<0.05),移植心脏输出静脉血 IL-10高于外周静脉(316.8比 176.2,P<0.05)。结论 通过冠状动脉灌注荷IL-10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实现IL-10基因转染,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7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平均手术耗时 1 0 0min ,平均出血 2 50ml,均一次取净结石。结石最大 8.0cm× 5 .1cm× 3 .2cm ,最多 1例结石 98枚。术后肾、输尿管和膀胱的X线检查 (腹平片 ) (KUB)未见残余结石 ,静注尿路造影 (IVU)肾功能正常。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出血少 ,取石干净 ,对肾功能影响小 ,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提高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7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平均手术耗时 10 0min ,平均出血 2 50ml,均一次取净结石 ,结石最大 8.0cm× 5.1cm×3.2cm ,最多一例结石 98枚 ,术后KUB未见残余结石 ,IVU肾功能正常。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出血少 ,取石干净 ,对肾功能影响小 ,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作者于1991年4月至6月在狗的实验中,观察了体外冲击波(ESWs)对肾形态学的影响,以及肾和外周静脉血中AKP,LDH,CPK,SGPT,r-GT及SGOT酶活性的变化,并对这6种血清酶活性升高的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8.
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8例肾血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女性6例。男性2例,年龄界于15~33岁。高血压史1个月至3年。所有病例的肾动脉狭窄均由大动脉炎引起。5例(单侧病变4例,双侧1例)PTA肾动脉狭窄由原1~2mm扩张至4~5mm。随访2~14个月,3例高血压治愈,2例改善。作者认为PTA是治疗肾血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简单而安全。  相似文献   
49.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方法 化学合成能编码针对hTERT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退火处理后克隆到pSilencer1.0-U6 shRNA表达载体的U6RNA聚合酶Ⅲ(Pol Ⅲ)启动子的下游,构建重组RNAi质粒pSliencer-hTERT。结果 经酶切电泳及测序分析证实,目的序列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结论 已成功构建pSliencer-hTERT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0.
腹膜后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术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镜下经脂肪囊内与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35例患者分为A、B组,分别行腹膜后镜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腹膜后镜下经脂肪囊内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A组(89.69&#177;42.05)min、B组(116.76&#177;39.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A组(53.57&#177;38.00)ml、B组(82.86&#177;41.73)ml;A组术后次日下床活动,B组术后卧床7天;术后平均住院A组(6.80&#177;1.08)天,B组(7.57&#177;1.02)天;2组未见明显的外科并发症,出院时尿乳糜试验全部阴性;随访6个月~4.5年无复发。结论腹膜后镜经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可靠,与经脂肪囊内途径相比,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无须长时间卧床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