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以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paper,NCP)作载体首次建立了检测AFP的免疫酶斑点试验(Immnue Enzyme Dot Assay,IEDA),其原理与ELISA夹心法基本相同。我们首先以AFP标准品作试验,进行方法学探索,选出最佳包被抗体浓度为100μg/ml,酶抗体稀释度为1:2000,同时发现包被过程中的封闭处理能减少非特异性反应,叠氮钠终止反应能确保显色结果稳定。试验证明,此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达1.25μg/ml。本法检测17例患者血清,其AFP含量与RIA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皮肌炎伴恶性肿瘤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是否会引起射出精液细胞的异常凋亡,精液细胞凋亡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感染部位及炎症程度与精液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而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如何?探讨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增高是否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机制环节。方法:用TUNEL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荧光素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泌尿生殖器UU感染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不育患(UUif)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生育力正常(UUf)。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细胞数均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解脲支原体感染组(UU )的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UU-)高。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前列腺炎组(UUp)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比单纯尿道炎组(UUur)高。结论:男性不育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有关,后与精液质量下降有关。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是UU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一个发病机制环节,UU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改变精液质量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抗皮肤基底膜带(BMZ)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循环中的存在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0例SLE患者血清抗BMZ抗体,并分析其与SLE的临床表现、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7例(67%) SLE患者存在循环抗BMZ抗体,其中IgG>IgM>IgA;抗体主要结合于盐裂皮肤的表皮侧,少数可结合于真皮侧或表、真皮两侧;伴皮肤损害的SLE患者循环抗BMZ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皮肤损害者(P<0.05);病情处于活动期或伴肾脏损害、关节炎、脱发、光敏感、抗dsDN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与病情处于稳定期或不伴以上临床表现、抗dsDNA抗体阴性的患者比较,其抗BMZ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E患者循环中存在较高发生率的抗BMZ抗体,具有抗体/抗原的异质性;抗BMZ抗体的出现与SLE皮肤损害有关,而与病情活动、其他临床表现、抗dsDNA抗体无关;抗BMZ抗体可能参与了SLE皮肤损害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用长片段高保真度PCR扩增系统(expandTMhighfidelityPCRsystem)从鼻咽癌(NPC)体外传代细胞株SUNE中扩增出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MP1)全基因,经凝胶电泳分析和DNA斑点杂交进行鉴定。扩增片段长度为3.43kb,相当于B95-8细胞EBV基因序列位置为170033~166608nt,包括LMP1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增强子序列、LMP1编码序列的3个外显子、两个内含子及下游polyA信号序列。LMP1全基因的扩增对于深入研究LMP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LMP1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86-Ⅰ型饮水消毒树脂是多卤化合物IBr_2~-阴离子络合型的消毒树脂。IBr_2~-阴离子络合物以独创的工艺合成,为棕红色透明液体,再通过树脂柱进行交换,经水冲洗,至流出液中不合I~-、Br~-离子即可供饮水消毒。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质量稳定,消毒后的水质良好,饮用安全。经实验室观察,本品可去除大肠菌群及f~2噬菌体99.9999~100%。现场实验,可使多种水源(深、浅井水,水库水:湖水)中的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3个/L,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Fas、bcl—2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LE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双色解析法检测52例SLE患外周血CD19^ 、CD23^ 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Fas、bcl-2的表达。结果:SLE患CD19^ 、CD23^ B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活动期高于稳定期;两细胞亚群Fas、bcl-2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活动期高于稳定期,且CD23^ B淋巴细胞Fas的表达率高于CD19^ B淋巴细胞。结论:SLE患外周血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其原因与B淋巴细胞的凋亡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单相酶扩散法测定SLE患者血清DNA酶的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DNase检测的方法,并探讨血清DNase浓度异常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二国内首次用单相酶扩散法检测了63例SLE患者。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DNase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血清DNase的浓度下降与DNA含量升高呈负相关。用于DNase检测的琼脂板中最适DNA和EB浓度分别为30%和2.5%,该法检测DNase的灵敏度可达2μg/L。结论 用单相酶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双色解析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3+B淋巴细胞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和复制期蛋白ZEBRA的表达.结果 活动期患者CD19+细胞和CD23+细胞LMP1的表达率均高于稳定期患者,两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CD23+细胞LMP1的表达率高于CD19+细胞,而对照组两者差异无显着性;ZE-BRA的表达仅见于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活动期患者CD19+、CD23+细胞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稳定期患者,且在活动期患者中,CD23+细胞ZEBRA的表达率高于CD19+细胞,而在稳定期患者中,CD23+细胞和CD19+细胞ZEBRA的表达率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EB病毒的感染和复制与B淋巴细胞的活化及SLE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附12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脑病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123例SLE患者的临床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病程,肢端红斑坏死,光感性皮疹,血补体4(C4),血白细胞减少,ALT升高,AST升高,尿红细胞升高,血清肌酐升高,血甘油三酯升高,血脂蛋白升高,A/G倒置,是否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SLE脑病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logistic analysis)示血白细胞,尿红细胞,A/G倒置进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P<0.05)。结论:上述临床指征与SLE脑病的发生有关,其中血中细胞,尿红细胞,A/G倒置是SLE患者发生脑病最重要的临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