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皮肤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 ,以草莓型和混合型最多见 ,约 5 0 %发生于头面部 ,严重影响患儿容貌。我们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二型血管瘤 ,并与局部注射激素和局部注射激素加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治疗对照比较 ,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来我门诊就诊的皮肤血管瘤患儿 ,共 493例。其中男 183例 ,女 3 10例 ;年龄 2月~ 5岁 ,平均 1.9岁 ;草莓型 2 98例 ,混合型 195例。随机分为 3组 :①激光组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 ,包括草莓型 10 1例 ,混合型 63例 ;②注射组 (局部注射激素治疗 ) …  相似文献   
152.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及感染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调查8家医院临床疑似甲真菌病患者387例,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以调查武汉近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变化、入侵途径与感染部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87例临床疑似病例,其真菌培养阳性病例为302例,甲真菌病阳性率为78.04%,其中趾甲感染占50.0%,指甲感染占26.5%,指趾甲混合感染占23.5%。其中皮肤癣菌占53.6%,酵母菌占31.5%.霉菌14.9%。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52.5%,须癣毛癣菌24.1%,断发毛癣菌17.3%.絮状表皮癣菌6.2%。显示出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临床类型的感染比率各不相卜司。其小同临床类型甲真菌比率分别为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占39.4%,白色浅表型(WSO)占30.1%.末端甲内型(EO)占14.2%.近端甲下型(PSO)占13.6%,全甲营养不良型(TDO)占2.6%。本研究发现甲真菌病的侵入方式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指趾甲均可受累,但多累及趾甲.且以第1趾甲为主。病原菌以皮肤癣菌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评价0.1%阿达帕林凝胶维持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寻常痤疮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共入选患者246例,均为经过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特丽仙)联合治疗或特丽仙单独治疗获得有效(改善≥25%)的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另一组不用药,均观察12周.结果239例患者完成治疗和观察,阿达帕林组121例,对照组118例.治疗4周后阿达帕林组炎性皮损数的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维持至12周;治疗8周后阿达帕林组皮损总数和非炎性皮损数的减少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维持至12周.治疗结束后,阿达帕林组总体改善率为66.9%,对照组为4.2%(P<0.01);阿达帕林组总复发率为4.1%,对照组为83.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阿达帕林组有个别病例有轻度局部刺激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可有效地治疗寻常痤疮,并维持治疗效果,且不增加局部刺激反应,对于减少病情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4.
Stat3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增殖、存活、转化、迁移等过程。Stat3在以表皮过度增殖和/或异常分化为特征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向目的细胞内引入Stat3反义寡核苷酸、诱饵寡核苷酸或显性负相蛋白等阻断Stat3的功能,能抑制目的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评价淋球菌opa分型及Ng-MAST对淋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的能力,分析性伴分离淋球菌基因型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中24株淋球菌野生株于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分离获得,经Thayer Martin(T-M)培养基选择分离培养后通过革兰染色和氧化酶试验等方法确证。PCR扩增其opa基因以HpaⅡ酶切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并用NG-MAST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4株野生株淋球菌中,Ng-MAST区分出 10 种ST型,而使用opa分型则呈现 12 种OT型;新发现的ST(217-86%同源178)是国内特有的流行株。结论 淋病患者-性伴组除了45/46之外,每对菌株的ST型及OT型均相同,表明患者与性伴相互接触传染。淋球菌opa分型能力高于Ng-MAST,ST型别可进一步的分成opa-types (OT)亚型。  相似文献   
156.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罕见的原因未明的疾病,又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病和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其中Letterer-Siwe病极为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磷酸化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α)、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nuclear factor kappaB,p-NF-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表达的意义及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p-p38MAPK,p-NF-κB及Cyclin D1蛋白在来源于30例患者的35张EMPD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5张来源于有转移的EMPD淋巴结标本)。结果①在35张标本中EMPD石蜡包埋切片中有30例p-p38 MAPK表达阳性,28例p-NF-κB表达阳性,27例cyclin D1表达阳性,并且在其中5张来源于有转移的EMPD淋巴结标本中,5例均p-p38 MAPK和p-NF-κB表达阳性,4例cyclin D1表达阳性;②在EMPD中,p-p38 MAPK,p-NF-κB和cyclin D1阳性表达两两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p38 MAPK,p-NF-κB和cyclin D1在EMPD中有过度表达,p38 MAPK/NF-κB/cyclin D1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EMPD肿瘤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70株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淋球菌进行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菌株分别占60.00%(42)、71.42%(50)、37.14%(26)、54.28%(38),同时耐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率为80%(56)。未发现耐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的菌株。结论:武汉地区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均增长迅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以作为武汉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其余4种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9.
患者男,26岁.双手(足)指(趾)末端增生、肥厚7年,额部及头皮皮肤增厚5年,并进行性加重,于2007年4月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确诱因双手(足)指(趾)末端出现增生、肥厚,渐呈鼓槌状,膝关节肿胀,有间断性关节疼痛,随后双手及双踝、足背肿胀,无明显疼痛.  相似文献   
160.
白塞病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白塞病患者的诱因、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结果白塞病多见于女性,男:女=1:1.44,好发于青壮年(20~45岁),多为慢性起病,27例急性型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19例,占70.37%),最常见症状依次是口腔溃疡(96.15%)、皮肤损害(78.21%)、生殖器溃疡(42.31%)、眼部损害(37.18%),其余症状相对较少;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无特异性,皮肤针刺反应阳性率52.56%。结论白塞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针刺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