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Condylomaacuminata (CA)isakindof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causedbyhumanpapillomavirus(HPV) .Theoccurrence ,progressandresolutionofCAiscloselyrelatedwithimmunologicalfunctionofbody ,especiallycellularimmunologicalfunctionofboby .Theimmunologicalfunctionoft…  相似文献   
132.
解脲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测定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119例UU阳性总的耐药发生率为94.12%,耐2种或2种以上占69.75%,对10种抗生素耐药性高低依次为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结论:UU耐药发生率高,并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33.
淋球菌对六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淋球菌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离123株淋球菌,分别进行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的菌株分别占56.9%,70.7%,22.8%,30.9%,耐大观霉素1株,未发现耐头孢曲松的菌株;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之间存在交叉耐药及多重耐药(占14.6%)。结论: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作为武汉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其余4种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4.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副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后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71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得后,进行观察、随访。结果716例中193例发生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9%。年龄越大、注射次数越多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与注射部位无明显关系。晕厥多发生于年龄小、头面部注射者。皮肤萎缩、满月脸多发生于年龄大、注射次数多者。结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存在诸多副作用,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35.
淋球菌mtr系统的IR区基因突变与其多重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多传递耐药(mtr)系统反向重复序列(IR)区基因突变与淋球菌染色体介导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做淋球菌药敏试验,选择耐不同药物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包含IR区的目的基因,然后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2株敏感株及5株仅耐青霉素菌株无IR区基因突变,1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1株同时耐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淋球菌有IR区碱基T/A,T/A插入,其余耐药株IR区均有碱基A/T缺失。结论 淋球菌染色体mtrR启动子区域的IR区基因突变会引起淋球菌多重耐药株的产生,增加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6.
CD28/B7在银屑病皮损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CD28/B7共同刺激分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2例银屑病皮损、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银屑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D80、CD86的表达水平。15例整形外科手术患者的皮肤和外周血作为正常人对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银屑病组皮损中CD28、CD80、CD86的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进行期皮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8、CD80、CD86在银屑病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进行期组与静止期组相比,CD28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0与CD86差异有显著性(P1<0.01,P2<0.05)。结论 CD28、CD80、CD86在银屑病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7.
活化Stat 3和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 3)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Stat 3和Cyclin D1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并探讨p-Stat 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22例的寻常性银屑病标本中,19例p-Stat 3和20例Cyclin D1染色阳性,且染色均位于表皮棘细胞层的细胞核中,但一些血管内皮细胞p-Stat 3染色呈阳性。而且,p-Stat 3蛋白表达与Cyclin D1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Stat 3信号途径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 )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大多数病人一生只患病1 次.我们在此报道2例复发性玫瑰糠疹(recurrent pityriasis rosea ,RPR )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组织和20例包皮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尖锐湿疣组织的过度增殖可能与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0.
【摘要】 接触性荨麻疹属于慢性荨麻疹中的可诱导性荨麻疹,根据病理生理学机制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以及机制不明性接触性荨麻疹。致敏原种类繁多,近年来,由化妆品中相关成分及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诱发的接触性荨麻疹相关报道逐渐增多。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是诊断接触性荨麻疹的关键,多种皮肤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避免与致敏原接触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