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4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MSCT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12例,全部患者接受MSCT腹部平扫,其中5例同时接受MSCT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12例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MSCT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2例MSCT均表现为腹膜后囊性病变,其中单房囊性1例,多房囊性11例,所有病变囊壁清晰,壁厚1~2 mm,沿组织间隙蔓延生长11例;5例同时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患者,增强后囊壁及囊壁间隔于动脉期呈轻到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而囊内容物于三期MSCT扫描均无强化。结论 MSCT能够清晰显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征、病变的发生部位及累及范围,对该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成像在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淋巴管肌瘤病(LAM)诊治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或影像学典型表现证实的12例LAM患者的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资料,并与手术相对照。 结果 CT示12例LAM均伴有乳糜性胸腔积液,5例伴有腹腔积液,2例伴有盆腔积液。12例LAM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均不同程度出现腹膜后和(或)髂淋巴管扩张,5例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时出现胸导管扩张,1例胸导管回流不畅,5例胸导管未显影,1例部分显影。12例LAM中11例接受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 结论 直接淋巴管造影和造影后CT成像可为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LA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弥漫性淋巴管瘤(LA)累及脾脏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综合诊断的L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其中5例同时接受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本病累及脾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的脾脏可见单发或多发薄壁囊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其中2例囊内有分隔;5例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及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所有患者均同时伴有至少1个其他部位的相似病变。结论 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LA累及的脾脏影像学特征。伴有淋巴管发育不良并累及多个部位时,结合病史及临床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4.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MSCT诊断乳糜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MSCT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糜胸患者的DLG及DLG后MSCT成像资料,将MSCT与DLG影像相对照。结果 DLG后MSCT显示造影侧髂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纡曲30例(100%),与DLG相吻合;出现对侧髂腰部反流和腹膜后淋巴管扩张13例(43.33%),DLG显示9例(30.00%,P=0.13);出现腹腔反流4例(13.33%),DLG显示3例(10.00%,P=1.00);胸导管出口受阻20例(66.67%),DLG显示22例(73.33%,P=0.50);胸导管部分未显影9例(30.00%),DLG显示8例(26.67%,P=1.00);对比剂入血10例(33.33%),DLG显示4例(13.33%,P=0.07);对比剂漏出至胸腔8例(26.67%),DLG显示1例(3.33%,P=0.02)。两种检查均显示1例(3.33%)肺内淋巴管扩张(P=1.00)。结论 DLG后MSCT成像与DLG互为补充,可为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影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血管类型的疾病,自1962年国内最先由李鹤鸣报道3例病例之后,陆续有相关病例的个案报道及一些有关的病例分析[1~4] ,不少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生由于对于该病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本文通过对证实为K -T综合征的6例病例的X线及血管造影影像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总结及分析。1 材料与方法对6例K -T综合征病例的X线及血管造影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6~40岁。发病部位均为下肢,发病于股骨2例,发病于胫骨4例,其中有1例患者其祖父亦有类似病变(已死亡…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显示能力及差异。方法:利用32例健康体检者和23例因非鼻及副鼻窦疾病而行头颈部CT扫描者,常规扫描后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标准重建,分别对比观察OMC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变异及显示能力。结果:轴位和冠状位重建图像对双侧额窦开口、中鼻甲和中鼻道的显示能力无明显差异。但轴位图像在显示筛漏斗、前中组筛窦、上颌窦开口及钩突等的显示能力明显较冠状位差。结论:对OMC区域的正常结构和变异的显示冠状位明显优于轴位,冠状位重建可以代替冠状位扫描,以消除冠状位扫描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37.
高分辨CT检查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中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为进行手术操作提供可靠信息。方法回顾2007年8月~2009年9月我院行颞骨HRCT检查且无颞骨病变的患者11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3例;在工作站上对轴位及重组出的矢状位、冠状位,观察各段面神经管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测量,比较不同侧别、性别上述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垂直段前缘距外耳道后壁距离成人为(4 23±0.73)mm,垂直段距乙状窦前壁距离(9.93±2.16)mm,垂直段距蜗窗距离(3.21±0.31)mm,垂直段距鼓岬外缘最短距离(4.32±0.57)mm,砧骨短脚距面神经锥段距离(3.32±0.37)mm,水平段距蜗窗水平距离(2.28±0.48)mm,水平段距鼓岬外缘水平距离(2.23±0.18)mm,面隐窝宽度(5.12±0.31)mm。结论 HRCT是研究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影像解剖的优良方法,可为耳显微外科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的意外伤害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38.
腰椎间盘异常MRI表现60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四肢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改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四肢淋巴管瘤20例,其中接受CT检查6例,MRI检查18例,2例接受MRI增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囊性淋巴管瘤4例,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分叶状囊性肿物;海绵状淋巴管瘤12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增厚,呈网格样改变,可见多发扩张淋巴管;血管淋巴管瘤4例,表现为多房囊腔,周围可见增粗纡曲血管影,淋巴管囊内出血可见液-液平面。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MRI较CT更优越。  相似文献   
40.
笔者分析了62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可见7种表现形式:(1)单椎体溶骨性塌陷(21.0%);(2)单个整椎体信号异常(3.2%);(3)单椎体局部病灶(8.1%),(4)多椎体多发小病灶(32.3%);(5)混合住病变(27.4%);(6)多个整椎体仅有信号异常(3.2%);(7)多椎体弥漫性病灶(4.8%7).可见MRI是检查脊柱转移瘤的优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