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研究讨论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有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到我院进行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的患者共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和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和术后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指标参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7%),观察组术后复位总优良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痛感轻、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法,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EphA2与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phA2与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种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EphA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其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0.01),其低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EphA2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02,P<0.001)。结论:EphA2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EphA2可望作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瑞格列奈1mg餐前15min口服,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未观察到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格列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4.
踝关节骨折治疗失误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子华  党小伍 《中国骨伤》2002,15(2):115-116
踝关节骨折占下肢骨折 10 8% ,是负重关节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上要求尽量解剖复位以及恢复关节功能 ,处理关键是外踝及关节面。本科从 1997~ 1999年收治 17例踝关节治疗失误病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统计 17例病人 ,入院时间距受伤 10天~ 17个月 ,其中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16~ 5 8岁。骨折类型Maisonneuve骨折 3例 ;双踝骨折 5例 ;三踝骨折 5例 ;Pilon骨折 4例。Maisonneuve骨折 :1例仅内踝螺钉固定 ,而腓骨短缩及下胫腓韧带分离未处理 ,1例固定下胫腓韧带分离而腓骨长度未…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丟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CT片显示椎管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平均改善2~3级。 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固定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増加,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保留了胸腰椎运动节段,可有效防止创伤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有利于脊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6.
FAK在胃癌中的过度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F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示FAK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较无淋巴转移组织表达高,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FAK阳性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46.4%,阴性患者术3,5年生存率分别83.3%和50.0%,两组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FAK过度表达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40.0%,无FAK过度表达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78.6%和57.1%,两组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FAK的表达量可作为胃癌发展过程中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指标,但是否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尚无法肯定。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总结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2例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下消化道出血以反复性、间歇性血便为主。(2)病程以2—3年者最多。(3)本组病例手术后100%出血停止,未再复发。结论 (1)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出血期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及作好紧急手术探查准备。(2)术中结合应用内镜有助于诊断。(3)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
背景与目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及老龄化、烟酒、不健康饮食、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肾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本研究分析胃肠道肿瘤合并肾损害的临床资料,探讨肿瘤和肾损害的相关性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合并有肾损害30例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指标,统计肿瘤的类型及治疗方式、出现肾损害的先后时间及相关临床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进行CKD分期,同时观察本组患者是否有吸烟和饮酒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结果:全组共30例胃肠道肿瘤合并肾损害的患者,其中男24例(80.0%),女6例(20.0%),年龄最小38岁,最大83岁。血红蛋白(89.20±22.67)g/L,血清总蛋白(62.17±8.59)g/L,血清白蛋白(34.23±6.16)g/L,血尿素氮(12.41±7.53)mmol/L,血肌酐(303.71±241.22)μmol/L,血尿酸(387.27±144.78)μmol/L。肿瘤类型:胃癌3例、结肠癌18例和直肠癌9例。治疗方式:26例肿瘤手术切除,2例行化疗未手术和2例未手术及化疗。肿瘤与肾损害发生前后关系是:肿瘤发生在肾损害之前5例(16.7%),肿瘤发生在肾损害之后22例(73.3%),肿瘤和肾损害同时发现3例(10.0%)。肾功能情况:急性肾损伤(AKI) 2例,CKD有28例;CKD分期:5例CKD 2期,7例CKD3期,6例CKD4期和10例CKD5期。在高危因素中,有吸烟史16例(46.7%),无吸烟14例(53.3%),吸烟史时长20~50年。有饮酒史12例(40%),无饮酒史18例(60%),饮酒史时长20~40年。有糖尿病史8例,无糖尿病史22例。有高血压史20例,无高血压史10例。结论:胃肠道肿瘤与肾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可发生在肾损害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对于中老年的肾病患者,特别是有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时,建议定期排查有无肿瘤。对于肿瘤患者,早期发现并切除肿瘤,做好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前的评估,定期检测尿液和肾功能,可以减少肾损害的发生,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89.
BACKGROUND: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s a common repair method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Of them,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to the injured vertebra is an important method. However, the long-term effects and the relate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deserve further analysis.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ong-term effect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by pedicle screw implanta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126 cases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dicle screw implantation and the treatment was followed up regularly. Ten specimens of fresh calf chest and lumbar spines were obtained. Five specimens served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 to prepare models of anterior middle column fractures, and these specimens received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to the injured vertebra. The other five specimens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did not receive any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along the sagittal axis, axial compression displacement, anterior flexion displacement, posterior extension displacement, torsion angle and pull-out strength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Clinical trial results: 12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36 month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 vertebral slip distance, visual analogue score and Cobb angl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and during final follow-up (all P <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ove indexed was detected between 1 month and final follow-up (all P > 0.05). At the end of follow-up, Frankel spinal cord injury grad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Z=-4.127, P < 0.05). After operation, thre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ulmonary infection, four patients affec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one patient experienced delayed wound healing. (2) Biomechanical results: axial compression displacement, anterior flexion displacement, posterior extension displacement, torsion angle and pull-out strength were small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3) Above findings showed tha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to the injured vertebra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obtained good long-term effects, and had good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6PD在63例胃癌组织和1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G6PD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其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G6PD蛋白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41).结论 G6PD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展、侵袭转移相关,并且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