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Th1/Th2免疫平衡调节与哮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细胞释放的低分子蛋白,具备调整重要生物过程的功能包括:细胞生长、细胞活化、介导炎症、免疫、组织修复和纤维化等。根据表面标志物的不同,大部分成熟T细胞可划分为CD4+和CD8+细胞,CD4+辅助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以分化为Th1细胞和Th2细胞,这两种Th细胞亚群均参与了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L3、IFNγ、TNFβ和GM CSF,最终导致组织炎症、细胞毒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主要分泌IL3、IL4、IL5、IL10、IL13和GM CSF,最终导致包括哮喘在内的过敏性疾病。不同的细胞…  相似文献   
22.
Interleukin-12 (IL-12), with the ability of inducing production of interferon-gamma and enhancing of NK activity and Th1 response, has potent antitumor role and has been used in treatment of tumors[1-7]. Dendritic cells (DC) are the uniquely potent APCs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As adjuvants for Ag delivery, DC pick up Ags in the periphery and carry them to T cells area in lymphoid organs to prime the immune respon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s for propaga…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IL-18基因修饰后的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以含IL-1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ELISA检测IL-18分泌水平,以RT-PCR检测IL-18mRNA表达,以FACS法分析其DC表型变化,采用(^3H)-TdR检测其MLR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肿瘤多肽致敏的白介素 12 (IL 12 )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C)对自发性肺转移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小鼠足垫注射 3LLLewis肺癌细胞建立自发性肺转移癌模型 ,经骨髓来源的IL 12基因修饰、3LL特异抗原多肽Mut1体外致敏DC(DC IL 12 Mut1)皮下免疫 2次 ,观察荷瘤鼠肺脏质量、肺表面转移结节、存活期的变化及相应免疫指标等变化 ,实验分8组 ,组间差异行t检验 ,生存期行时序检验。结果 与对照病毒组 (DC LacZ Mut1)及未处理DC组相比 ,DC IL 12 Mut1组肺脏质量最轻 (P <0 .0 1)、肺表面转移结节最少 (P <0 .0 1)、存活期最长 (P <0 .0 1) ,其诱导CTL活性 (P <0 .0 1)和NK活性 (P <0 .0 1)最显著。结论 MHCⅠ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IL 12基因修饰的DC能通过诱导显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对自发性肺转移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肿瘤多肽致敏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发性肺转移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足垫注射3LLLewis肺癌细胞建立自发性肺转移癌模型,经骨髓来源的IL-18基因修饰、3LL特异抗原多肽Mut1体外致敏DC(DC-IL-18/Mut1)皮下免疫2次,观察荷瘤鼠肺脏重量、肺表面转移结节、存活期的变化及相应免疫指标等变化,实验分8组,组间差异行t检验,生存期行时序检验。结果与对照病毒组(DC-LacZ/Mut1)及未处理DC组相比,DC-IL-18/Mut1组肺脏重量最轻(215mg±20mg与398mg±23mg和987mg±45mg比较,t值分别为14.7及38.4,P均<0.01)、肺表面转移结节最少(0与7.8±2.7和49.4±4.3比较,t值分别为7.07及16.2,P均<0.01)、存活期最长(χ2分别为6.78、10.49,P均<0.01),其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53.4±3.1与41.3±2.6和9.8±2.1比较,t值分别为7.3及28.5,P均<0.01)和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35.8±2.4与15.6±2.8及13.6±2.5比较,t值分别为13.4及15.7,P均<0.01)最显著,且CD4+T、CD8+T及NK细胞比例增加。结论MHCⅠ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IL-18基因修饰的DC能通过诱导显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对自发性肺转移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6.
陈吉泉  修清玉  殷步骞  颜泽敏 《上海医学》2007,30(9):672-675,F0002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T-bet重组腺病毒(AdT-bet)对小鼠哮喘模型过敏性气道炎症及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C57BL/6小鼠分为AdT-bet治疗(A)组、模型对照(B)组、正常对照(C)组。以卵蛋白、氢氧化铝免疫建立哮喘模型,A组激发前尾静脉注射1×10~8 pfu/100μL的AdT-bet,各组激发后进行肺泡灌洗分析细胞组分,分离肺T淋巴细胞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T细胞比例及表达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IL-5的比例,比较各组肺组织学改变。结果A组与B组相比:①明显抑制抗原激发后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0.004±0.003比0.221±0.067,P<0.01);②明显抑制肺T淋巴细胞产生IL-4[(22±12)pg/mL比(170±28)pg/mL]、IL-5[(16±13)pg/mL比(330±30)pg/mL],增加了IFN-γ[(2100±360)pg/mL比(60±50)pg/mL]的产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③肺T淋巴细胞CD4~ IFN-γ%及IFN-γ~ /IL-4~ 明显升高(P值均<0.01),而CD4~ IL-4~ %明显下降(P<0.01);④明显抑制哮喘鼠气道内及肺泡内的过敏性炎症反应。结论激发前静脉应用AdT-bet对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表达的T-bet上调Th1/Th2比值,从而调整了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CD4+ CD25+T细胞(调节性T细胞,简称Tregs)及Th17/IL-17等异常有关.白介素35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其与Tregs及Th17/IL-17等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哮喘的发病和调节,有望成为哮喘的治疗新靶点.本文对此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金黄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52例金黄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常用抗生素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金黄杆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52例中>60岁者36例,全部病例均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17例,35例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感染前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5.6 d.20例(38.5%)为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药敏试验提示该菌耐药性广,舒哌酮、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及哌拉西林为相对敏感抗生素.20株菌株的LD50范围为4.11×106~5.68×108/mouse,提示该菌属的毒力相对较弱.结论:金黄杆菌毒力较弱,其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的老龄患者,细菌耐药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应依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近来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肺气肿形成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慢性气道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剂的结构特点、合成、生理作用、测定方法以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atrixmetalloproteinase-9,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inease-1,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剂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纳入30篇文献,涉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结构特点、合成与激活、生理作用、测定方法、组织抑制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资料综合:迄今已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20余种,其中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合成以酶原形式分泌至胞外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属于明胶酶,激活后具有分解气道和肺内细胞外基质等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常由同一细胞分泌,具有对抗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作用。气道重塑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可逆的气道阻塞的病理生理基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或吸烟者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明显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比例下降,该比例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成正相关。结论:气道重塑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可逆的气道阻塞的病理生理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之间的失衡是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改良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的实验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自制改良哥伦比亚巧克力培养基(ICCA)对流感嗜血杆菌(Hin)的分离培养效果。方法将HinATCC42947接种于ICCA和其他4种培养基上,计算和比较5种培养基Hin的平均生长指数;用ICCA对448份痰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其与血琼脂加金葡菌划线(BASS)方法的Hin检出率。结果与其他4种培养基比较,ICCA的Hin平均生长指数为17.79,痰标本中的Hin的检出率为20.1%,ICCA明显高于BASS(检出率12%),经χ2检验P<001。结论ICCA是一种较好的Hin选择性培养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