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腹股沟是躯干与下肢相连接的区域,其中,髂外血管由此穿过进入下肢并移行为股血管。这一结构使其周围存在一些薄弱的部位,使得在股血管周围有腹外疝形成的可能。其中较为常见的即股疝(股血管内侧),较少见的有Hesselbach's疝(股血管外侧)、Teale疝(股血管前方)、Serafini's疝(股血管后方)以及Laugier's疝(较股血管更偏内侧)。近来,我院收治Laugier's疝1例,就此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目的 巨大切口疝修复通常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由于关闭巨大缺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病理生理后果,甚至发生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术前渐进性气腹(PPP)可以扩大患者腹腔,促进疝内容物重新回纳,而A型肉毒毒素(BTA)可以可逆性松弛腹壁肌肉,两者联合用于巨大切口疝修复术的术前准备可能起到互补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PPP联合BTA在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采用PPP联合BTA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术前准备,治疗的巨大切口疝患者7例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侧腹壁肌肉BTA注射以及腹腔置管建立PPP,利用CT软件测量患者PPP+BTA处理前后侧腹壁肌肉长度、厚度以及疝囊容积(VIH)和腹腔容积(VAC)变化,记录PPP+BTA处理后的不良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患者7例中,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59(44~71)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5.6(21.3~31.2)kg/m2;6例患者为初发疝、1例患者为复发疝;合并基础疾病2例。PPP+BTA处理后,患者平均每边侧腹壁肌肉长度增加3.5 cm;平均每边侧腹壁肌肉厚度减小0.3 cm;VIH平均增加量为829 mL、VAC平均增加量为2 982 mL、VIH/VAC比值降低1.7%;患者的疝内容物均有不同程度自行回纳腹腔。在PPP+BTA准备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腹胀腹痛,1例患者出现肩背部疼痛,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均自行缓解。患者均顺利完成IPOM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186±11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4±1.1)d。术后患者VAS评分均低于3分,无需使用镇痛药物。术后1例患者出现低位小肠梗阻,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ACS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0.4±8.8)个月,未出现慢性疼痛、复发及补片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PP+BTA行术前准备能够明显增加巨大切口疝患者的腹腔容积、延长侧腹壁肌肉长度,有利于巨大缺损关闭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1例以FAB分类标准确诊的AML初发患者的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异常核型16例(39.0%),单纯数目异常的有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12例,其余2例同时有数目及染色体结构异常。本组中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为t(15;17),t(8;21)。结论细胞遗传学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与FAB分型具有特异性的t(15;17),t(8;21)染色体异常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74.
早期先兆流产是妊娠12周前出现以阴道出血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产科常见并发疾病。若经积极治疗,症状消失,胚胎存活,可继续妊娠。若症状加重,则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相似文献   
75.
目的:以黄体酮胶囊为对照组,评价保胎灵片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频谱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保胎灵片;对照组:黄体酮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参数。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0.3%,总有效率90.9%;对照组痊愈率17.2%,总有效率89.7%。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动脉RI改变不明显;两组治疗后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比(S/D)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保胎灵片能有效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综合疗效与黄体酮胶囊相当。保胎灵片能降低子宫动脉RI、S/D,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6.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一直都是外科医生的瓶颈,若术前没有良好的准备,手术将疝内容物贸然还纳腹腔后可能引起病人膈肌抬高,腹内压力迅速升高,导致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主要依靠补片材料加强修补,以及术前扩容、减弱腹壁张力等围手术期处理。尽管腔镜技术、材料学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的进步,腹壁巨大切口疝仍面临高并发症和高复发率。肉毒杆菌毒素A(BAT)是近年来用于术前准备的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作用是降低腹壁肌肉横向张力、缩小腹壁缺损,使关闭腹腔更容易和安全。笔者科室已逐步开展BTA在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现结合国外文献报道及自身使用经验,对BTA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背景与目的 切口疝的微创修补理念在疝外科界已经形成共识,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腔镜下的补片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式的切口疝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IPO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补片固定方式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观察组),另60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固定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以及疝环最大缺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5.5 min vs. 47.7 min,P<0.05),平均疝钉固定数量少于对照组(36.6枚 vs. 44.2枚,P<0.05),平均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2分 vs. 4.6分,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9万元 vs. 4.8万元,P<0.05)。两组患者在血清肿、补片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26.3个月与25.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疝复发率(1.7% vs. 5.0%,P=0.61)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7% vs. 8.3%,P=1.00)。结论 “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减少疝钉使用数量,节约住院费用,并且可降低切口疝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该方法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中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8例和CIN患者60例,同时选取80例行TCT检测有炎性的细胞、没有接触性的出血和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患者为对照组,对以上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将阴道镜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测和病理结果对比,宫颈癌恶性符合率为93.8%,宫颈癌良性符合率为80.0%,CINⅠ~Ⅱ级符合率为80.0%,CINⅢ符合率为20.0%。结论阴道镜可在放大的效果下观察微小病灶的变化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测,对患者无创伤,对宫颈癌的检查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79.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糖尿病类型之一, 其中, MODY12和MODY13是由编码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基因[即ATP结合转运子亚家族成员8基因(ABCC8)和整流性钾离子通道J家族11因子基因(KCNJ11)]突变导致的。对于这类疾病, 磺脲类药物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 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将有助于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该文报道了3例起病年龄在30岁以下, 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初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糖尿病, 而经过基因检测最终诊断为ATP敏感性钾通道突变所致的成人单基因糖尿病的病例, 其中1例为ABCC8突变所致(已报道位点), 2例为KCNJ11突变所致(新发突变)。我们对3例患者尝试使用瑞格列奈治疗, 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提示瑞格列奈在治疗此类疾病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80.
保胎灵片对先兆流产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保胎灵片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E2、β-HCG的影响。方法将62例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保胎灵片,对照组29例口服黄体酮胶囊。比较2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0%,总有效率91%;对照组痊愈率17%,总有效率90%。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明显提高P水平(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1);2组均能明显提高E2、β-HCG水平(P均0.01)。结论保胎灵片能有效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综合疗效与黄体酮胶囊相当。保胎灵片能升高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E2、β-HCG,改善内分泌失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