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深入研究低温对肝门区域组织及Glisson管道的影响。将16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对实验组第一肝门部进行3min的深低温冷冻,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min。术后通过血清学、核素扫描、彩色多谱勒和病理学等反映肝 组织及管道系统变化。结果显示,动物肝门部的胆管系统在冷冻后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 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坏死、狭窄、胆瘘及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肝门部较大坏死物质也会对门静脉造成 压迫。提示如对第一肝门部进行直接深低温冷冻,应注意保护胆管系统。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2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瘤体切除并清创后,其中8例行股动脉结扎术,均为急性出血病人,4例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端吻合术。结果术后10d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人造血管血流通畅,以及评估患肢有无缺血、坏死。结论:彻底清创、股动脉结扎及必要时的血管重建是对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3.
普通的缝合可视作以进针点和出针点作为着力点,使伤口对合的一种“平面”缝合。这种缝合方法一直应用在切口疝的缝合中,但存在诸多问题。缝合材料的形态学进展促进了缝合技术和缝合方法的创新。通过鱼骨线上的突起,可改变缝合的受力点,如“齿轮”的齿一样,通过连续缝合,可形成“齿轮”的组合,如“变速箱”样的结构,收紧缝线即可收缩空间,称为“立体”缝合。将“立体”缝合应用至切口疝的缝合中,可有效消除疝囊空间,确切关闭筋膜缺损,同时恢复腹壁厚度,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满意效果。“立体”缝合技术将有可能为切口疝的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4.
115.
<正>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剖宫产的各种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术后腹部切口的脂肪液化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精神和经济的负担,给医院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笔者运用中药外敷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22例,现将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正确识别子宫内膜癌宫腔镜下的图像特征,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5月~2007年11月接受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图像。结果:宫腔镜疑诊子宫内膜癌18例,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17例,另1例为子宫内膜血管瘤。内膜癌基本图像特征:弥漫型病灶多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杂乱凹凸不平乳头样改变,组织糟脆、易出血,可见怒张或异形血管,灌流液多混浊,可见絮状及小块状物翻滚;局灶型病灶可呈息肉样、舌样、结节样、菜花样改变,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多可见伪足,病灶色泽多样,表面血管丰富、杂乱、怒张、走向不规则,多呈粗大的树枝状,部分呈螺旋状。结论:本组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率94.4%,子宫内膜癌有其典型的镜下特征,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7.
超普疝装置(UHS)修补腹股沟疝的操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普疝装置(UHS)是在美国疝外科专家Gilbert所创立的普理灵疝装置(prolene hernia system,PHS)的基础上发展而成。PHS是由不可吸收的聚丙烯材料制成的三合一疝修补装置,目前应用已比较广泛。然而,不可吸收的人工材料均存在着相似的缺点,会造成异物存留人体,  相似文献   
118.
背景与目的 巨大切口疝的治疗是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难点,尤其是如何缝合关闭筋膜缺损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应用于修补巨大切口疝中常面临诸多问题,如张力过大、无法消灭死腔等。基于缝合材料的发展,笔者团队前期开创了一种新的缝合技术—“立体缝合”,将其应用于切口疝修补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前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比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应用“立体缝合”技术和常规缝合技术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立体缝合”技术在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行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的巨大切口疝患者资料,其中43例采用“立体缝合”处理疝囊和缺损(研究组),36例采用传统缝合方法关闭缺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无中转开放病例,均实现了筋膜缺损的完全关闭,对照组中转开腹7例(19.44%),无法完全关闭缺损5例(13.89%);两组中转开放率与无法完全关闭缺损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17)。研究组平均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89.84±15.29)min,平均手术时间(181.51±18.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84±12.67)mL,对照组平均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为(61.28±14.09)min,平均手术时间(157.72±19.1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25±11.83)mL,两组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研究组术后手术部位事件(SSO)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3% vs. 16.77%,P=0.043),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vs. 2.8%,P=0.456)。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22.36±4.45)h,术后住院时间(5.23±1.26)d,住院费用为(75 924.21±6 065.61)元,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22.92±5.15)h,术后住院时间(5.46±1.93)d,对照组为(74 185.99±5 476.48)元,两组该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2,P=0.440,P=0.283)。结论 “立体缝合”技术应用于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可减少中转开腹发生率,有效关闭筋膜缺损,减少术后发生手术部位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时使用抗生素是否会增加肠源性内毒素释放及其意义。方法: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给予罗氏芬、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休克复苏后6h活杀动物,取门静脉血,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的变化。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后,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和环丙沙星组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后两组内毒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罗氏芬组内毒素低于庆大霉素组、环丙沙星组和对照组(P<0.01)。结果:应激状态下不同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了不同的内毒素释放水平,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内毒素释放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王永来  刘彩刚  陈双 《山东医药》2007,47(19):43-44
目的探讨PTEN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PCR-SSCP)检测31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基因突变。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的突变率为32.3%,正常组无突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组G1级突变率(45.0%)明显高于G2-G3级(9.1%)。结论PTEN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